让李龙有点儿受宠若惊——不应该啊,人家一个教授啊,治学的态度这么认真严谨!
他便把今年种棉花的具体情况都说了。好在因为头一年种,李龙是真的怕种不好,每个关键节点他都在地头,哪怕不干活也知道具体做什么。
因为还有其他人种的棉花做比较,李龙也能说出来哪一个阶段容易出哪些问题,这都是杨教授最希望得到的一手数据。
他和罗教授不一样,罗教授为了土壤改良,可以一下到地里呆一两个月。
他还有教学任务,哪怕带学生到田间地头,最多也就是个把星期,能呆半个月都算是很给面子了。
所以虽然是棉花种植专家,但对于具体的情况变化,他真不如李龙——毕竟庄稼地里的情况千变万化,他不可能推测研究到每一种。
“李龙同志啊,你给我说的这些是真的非常重要,可比你送给我的那些药材要有价值多了。”杨教授最后由衷的说,“有空多来,多和我们交流一下,对我这边的教授是真的大有帮助。”
两个人一直谈到中午开饭,杨教授请李龙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原本李龙还想请教授们出去吃,结果被拒绝了,说下午有课,中午还要做点准备等等。
反正聊的都挺好,无论是吴教授罗教授还是杨教授,都是希望李龙后面经常过来,不是来学习,而是来交流。
李龙又去玉石雕刻厂,和刘工聊了一会儿,放下一兜子药材,拿走了几块翡翠原料和雕好的和田玉成品。
翡翠原料个头都不大,但都是开出来的料子,有些做手镯,都划好了线,有些能雕个佛或做手把件的。
虽然个头不大,但绿意浓郁,种水非常不错,所以哪怕贵一点儿,也值得入手。
李龙自己没想着去云南那边收料子,每隔一段时间能从刘工这里买几件,就知足了。
随后他又去了玉素甫那里,从那里收走了一些品相好的籽料——现在李龙眼光也高了,不说非要一级白,普通的籽料已经很难入他的眼了。
连玉素甫也不满的说现在李龙的胃口越来越大了,不是当初那个拿麻袋从他这里收料子的年轻人了。
李龙也开着玩笑说:
“玉素甫,凭良心说,当初我头一次买你的籽料的时候,虽然那些料子个头小,但一堆籽料里能找出十来颗一级白、羊脂玉,现在呢,你这一堆料子里,一共就三块……你偷懒了嘛。”
玉素甫也嘿嘿的笑,和李龙聊起了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