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鞋。
他说他二叔现在在阿拉木图还能看到有穿着单鞋在街面上行走的人。
阿拉木图已经下雪了!
李龙就只能给白修名打电话,让他看看能不能发一批棉鞋过来,而他自己就只能去一趟北庭了。
当然不能直接去。李龙也有好一阵子没去乌城了,所以这一趟他打算乌城和北庭一起去一趟,把该看的人都看看,拜访一下之后,就窝在家里不再动弹了。
虽然还不到三十岁人,但李龙发现自己现在有点懒了,山里跑的次数都少了。
至于打猎……他可是人大代表啊,那玩意儿知法犯法……唉。
能玩的圈子越来越少了。
晚上和顾晓霞说了一下,顾晓霞自然是没意见。她知道李龙以前发展的那些过程,大都是受到这些人的帮助和提点。
虽然现在李龙成立了公司,和这些人的往来少了,但每隔一段时间去看一看还是应该的。
咱们汉人讲究施恩勿望报,但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
“光带枸杞子不好吧?家里我记得还有一些马肉马肠子,也都带一些吧?”顾晓霞和李龙商量着,“东西不贵,但是伊犁那边的特产,算是个意思嘛。”
李龙也是点点头。看望别人,礼轻情义重。这玩意儿讲究个诚意。
“对了,咱们老马号里产的鹿茸,我打算一家给送一截,还有拿一些党参,这玩意儿补气,就差不多了。”李龙想了想说。
现在老马号里的马鹿有二十多头了。原来的有不少,每年开春李龙还能从哈里木和林业队那边搞到一些马鹿娃子,都送到老马号里养着了。
每年割鹿茸,一部分鹿茸老罗交给李龙卖了当工资,还有一部分就留了下来。
这玩意儿也算土特产吧。
这么算起来,东西差不多了。反正冬季正当补,李龙去看望的又都是中老年人,拿这些东西还正合适。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就开着伏尔加走了。
虽然要装的东西多,但就他一个人,直接走也没啥。
他先去了一趟乌城,到农学院见了吴教授、罗教授,和杨教授。
好在到了冬天,三位教授现在都在学院教学生。
吴教授照例把自己的学生吐槽了一下,罗教授倒还好,抓着李龙问了一下盐碱地种棉花的情况。
杨教授是最热情的。在知道李龙种了一百亩棉花,并且基本上取得了大丰收之后,拿出许多问题来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