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合同批不批啊?”副乡长提起了最初的议程,“四队给这些地定的地价都比较低啊。”
“盐碱地,能有多高?其他队上的盐碱地都没人开吧?”姜至瑜必然是要帮着四队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呢。
“批吧。能开出盐碱地,能种出东西是人家的本事。”乡长笑笑说,“也就是四队了,一下子就能批出几百上千亩的荒地来,换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也是,也就他们那里地多了。”书记也笑着说,“地方不错,就是有点偏。”
是的,现在四队那边的确是有点偏,环城路还没修,算是乡里往东一支最远的地方。
三不靠。
乡里很快就将这些申请开荒的合同批了下来。
而乡农技推广学校也多了一项任务,关于棉花种植的科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四队,李龙正和大哥商量着明年种地的结构。
现在还没闲下来,需要犁地、播种的地块还不少。虽然往乡里申请开荒的文件才发上去,其实队里这些人已经开始开荒了。
毕竟这个时候开荒几乎没有不批的——农民主动要求开垦盐碱地种植,乡里肯定会同意的,这是大家的认知。
不过开荒这样的事情,陈前进、李俊峰去就可以了,李建国难得闲下来。
“新开的两百八十亩肯定种棉花,”李建国说道,“不过因为要交公粮,不光交麦子还要交油葵、苞米,剩下的地还得把这些种上。”
“我的意思是,剩下的地干脆都种成麦子算了。”李龙说道。“咱家有康麦因,省事。至于交公粮的油葵、苞米,问别人家买一些就行了,大不了交钱。”
“那……多麻烦……”李建国虽然经历很多,但终究还是没摆脱小农思想,总感觉自己家里需要的东西,最好自己家里种,花钱买的这种思维还没建立起来。
哪里麻烦了,省事的很。
“大哥,咱们种地现在差不多就机械化了,机械化有个好处,就是种和收非常的方便。你看麦子,今年播下去,明年浇水、洒化肥,收的时候康麦因一遍过,剩下的就是犁地了。”
李建国笑着点头,李龙说的没错,在北疆种的这些庄稼来说,麦子是最简单的。
“棉花呢,偏偏又是最麻烦的。明年咱们这二百八十亩盐碱地要都种棉花,就算咱们家人多也不一定能忙得过来,再种油葵、苞米,那真就忙得团团转了,还不如就种两样,麦子和棉花。
这样至少忙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