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会的时候,副乡长把几份土地承包合同意向书拿出来讨论研究。
“都是四队的?”乡长纳闷,“还都是大块地?那边那么多可开垦的荒地吗?”
“咋可能?”副乡长笑着说道,“都是盐碱地,也不知道咋了,四队这帮人现在都瞄着盐碱地呢,钱多的烧手吗?”
“关于这件事情,我知道一些。”已经已经乡副书记的姜至瑜停下手头的笔,说道:
“今年四队那边种了不少的棉花。李龙,就是咱们乡里那个被表彰为国家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李龙,他们家种了一百亩的棉花。”
“一百亩?咱们乡里其他地方没有种棉花的吧?”书记问道。
“没有,他们这算头一茬。对了,他那一百亩棉花里,有三四十亩地是去年开垦的盐碱地。他前几年请了一位农学院的教授过来进行测土改良土壤,调整土壤的盐碱度……”
“知道知道,那个罗教授嘛,带几个大学生,好像至瑜同志当时你还给做了报导。”书记笑着说道。
“对,就是那次。从那时候开始,四队那边就大片的开垦荒地。不光李家,还有个王家。王家开垦的主要是非盐碱地,用来种麦子的。李家开垦的地,今年大部分种了棉花,少部分种了甜菜……”
“这样啊。那棉花产量怎么样?”乡长挺感兴趣,“我知道北五岔和六户地那边种棉花的比较多,据说还不错。”
“他们队上种棉花的有差不多十家吧,我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亩产都在一百五十公斤往上,据说李龙去年去过六户地,又去农学院那边请教了教授,所以他们队里种棉花的科学管理方面搞得不错。”
“棉花现在什么价格?”因为本乡基本上没怎么种棉花,所以书记并不清楚棉花的价格,开口问道。
“两块左右,等级好的还能往上涨一些,等级低的就一块七八的样子。”姜至瑜很清楚,“亩产毛收入差不多在三四百块钱左右。”
“很高了啊!县棉麻公司收这个棉花是吧?”书记顿时就来了兴趣。
“是的,棉麻公司收的。而且价格比较稳定。”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推广一下,对了,咱们乡里的农广校老师有没有懂种棉花的?可以让那些初中毕业的学生去农广校里学习一下,哪怕短期三个月、半年学习也行啊,科学种田,按老办法是没办法再提高产量的。”说这话的是乡长,既然已经有人探索出来本乡能种棉花,那必须要推广一下了。
“那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