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轧花厂一公斤棉花卖价也就是两块五到三块——相当于棉花钱都给了拾花费了。
就这么怪异的事情都能发生……唉。
因为搭二茬花就没那么忙了,李建国和陈前进两个就把那两百八十亩的盐碱地给犁了,正在挖排碱沟,打算等到灌冬麦的时候,把地漫灌一遍,冲一冲碱,然后明年种棉花的时候再针对性施肥。
中间还出了一件事情,乡里的姜至瑜到四队采访棉花种植情况,这趟她拿着一台摄像机,跟着李家人把棉花的采摘、捡杂、打包出售的过程都拍了下来,然后通过剪辑拿去给北庭电视台当新闻了。
北庭市电视台还放了出来。虽然四队看不到,但北庭那边能看到,倒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乡里也得到了县里的表扬。
李家也成了棉花种植大户,据说冬天乡里评选优秀种植大户,打算把李建国给报上去。
李建国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些得意,不过他就又提醒李龙,说那个姜干事当时还在问李龙在干嘛。
“你和晓霞都结婚好几年了,明明昊昊看着慢慢也大了,你可不能犯错误——那个姜干事现在都没结婚,你们……”
“我们之间可没啥。”李龙急忙摆手,“大哥,我啥人你还不清楚吗?我哪能干那样的事情?”
“我倒不是说你有啥,主要是要是那干事有这心思呢?你得防着点,最好和晓霞把事情说清楚,别引起误会。”李建国说,“有些事情本身是没啥的,但一传开了,没影的事情也能让那些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真要传开成了谣言,就说不清了。”
李龙想想也对,不过姜至瑜和马晓燕两个人经常找自己要素材的事情,他和顾晓霞说过,他便对大哥说:
“大哥你放心,这事晓霞都知道,我现在主要是在县里,和乡里接触的少,所以这些事情,不用管那么多。”
虽然李龙、明明昊昊的户口都在村里,但上学其实并不受影响,所以李龙不会去管那么多。
他给姜至瑜那么多方便,为的不就是和乡里打好交道吗?
既然大哥说了,李龙就尽量少往棉花地里跑,他又抽了周末去看了看纳森、萨斯肯,以及加纳和叶尔江。
纳森和萨斯肯还行,二小里本身就有一些民族学生,他们汉话说的不错,已经能和班里学生打成一片了。
加纳和叶尔江要略微麻烦一些。他们以前是在哈校上的学,学的东西和学习习惯与这边不一样,学习成绩也有点不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