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因为东大沟洪水的逮鱼狂欢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才退下去。
其实洪水五天后后就退了,但是洪水退下去之后,村民们都到处跑,捡那些还能窝着水的坑洼里留下来的鱼。
这时候最多一把抄网就够了,所以李娟李强依然带着明明昊昊满到处跑,东大沟那边人多,他们就去捋毛渠,每天还能弄到好些鱼。
当然,更多的鱼都死了臭在沟里了。
这一场洪水波及的范围非常大。东大沟上游的上中下三个水库虽然现在还没养殖鱼,但想想这些水库里野生的鱼有多少。
哪怕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顺着洪水跑出来,其中大部分进了大海子,只有十分之一死掉,按个人来算,也是天文数字了。
至少得好几吨吧。
反正李龙再去看棉花地的时候,总感觉空气里飘着一股子臭鱼味儿。
小海子那边情况要好一些,洪水只持续了三天,然后水位就回落下去,李龙他们就把闸门给放了下来。
小海子里的水必须得保持住,不然养不了大鱼。他可不希望等到三四十年后,这海子里就只剩下巴掌大的鲫鱼了。
好吃是好吃,不好看啊。
看鱼还是要看那些大点儿的野生的鲤鱼,看着多漂亮。
李龙只是转了两天就没再跟着转,主要是水边渠里到处都是孩子,大孩子小孩子,明明昊昊也跟着李强在转着。
他一个大人不好意思和孩子们一起去找鱼,这需要非常好的耐心。
反正孩子们每趟回来都能带回来不少的鱼,足够吃了。
以往李龙一直羡慕大海子北面的村子,每隔几年大海子要放干水的时候,就是那几个村子狂欢的时刻,鱼是成拖拉机往家里拉的。
现在东大沟里跑水,逮鱼的主要就是四队了。
他隐约记得后面这三个水库也因为洪水被冲开过,那时候水库已经被承包养鱼了,损失极大。
李龙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不吸取教训,多搞两个闸门,或者把水库的北坝线弄结实一些。
他也只是想想。
这段时间赵辉过来了一趟,不过这回过来没有带螃蟹苗和虾苗,主要是天气太热,这玩意儿带过来半路上容易死,按赵辉的说法,开春带过来是最好的。
他过来是把头两次刘高楼拉过来的皮子拉走。现在李龙这里已经算是他最大的原料来源地了,所以他过来的时候,应李龙的要求,给他带过来了一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