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队东北方向,大海子西南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两台联合收割机正轰隆隆的开进着。
一辆卡车、两台小四轮拖拉机来回奔走着,运输着联合收割机扬下来的麦粒子。
“老李,你开慢点儿,前面有倒伏的,能收就给收了……”
老王跟着车在边上喊着。
其实他很满意了。
老王去年开垦了八十亩荒地,全都种上了麦子,加上前年开垦的,他拥有的地已经超过了两百亩。
今年他还打算再开垦几十亩地,不过眼下值得开垦出来的地少了,剩下的大多是盐碱滩,开出来没多大价值。
去年他种的麦子一部份用李家的收割机给割的,大部分请的兵团那边的联合收割机收的。
因为麦子太多,如果全用收割机割了弄到麦场上,他们家那点人根本干不过来——老王虽然老家也有人,但他没打算弄过来,自己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婿),他觉得能干过来。
当时想着反正都是能赚钱的,开荒的地也不用交公粮不用交管理费,所以找了联合收割机。
可是开机子的毛头小伙子就楞怂往前开,赶时间收割,结果把一些倒伏的和半倒伏的都压倒了没收起来。
收的时候也急得很,过一遍之后,地上洒下了许多麦子,损失不少。
所以今年那边过来联系老王想继续给他收麦子的时候,让老王给拒绝了。
虽然李家的两台收割机也是二手的,而且还没用过,但老王果断把这活交给了李建国,新开垦的八十亩麦子和前年开垦的加起来一共超过一百五十亩,全都用康麦因收了。
果然,还是老伙计靠得住,李建国和李俊峰两个开得都慢,倒伏的麦子也尽量能铲起来就铲起来。
老王在后面跟着看,从康麦因后面出来的麦杆子里也没多少麦粒子,很好。
不到一天时间,一百五十亩地收完,老王家临时起的麦场上堆起了高高的麦山。
这些麦子还需要好好扬落一下,才能去交公粮和磨面。
“钱等卖了麦子再给你结。”老王在晚上的饭桌上给李建国说,“一亩地八块钱是吧?你们这机子真赚啊,这一天就一千多吧……”
“那你是不算油钱,也不算这机器的折旧是吧?”李建国吃着老王媳妇炒的鸡,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们俩也算白干是吧?钱哪有那么好挣的?你看我们俩人个,这身上都是麦芒,回去不好好洗洗,这几天都睡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