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酥瓜边吃边说道,“你要急的话,明天我就能让人过来犁地……”
“谁犁?”老王问道。
“安国的小舅子。”李建国说道,“他开大马力拖拉机技术还不错。”
“还是你来吧,小年轻给犁地我不放心。那地里要给我留一趟子硬墒,那就麻烦了。”
“行,那等段时间,等麦收完了,我就过来犁。”李建国知道其实陈前进现在开大马力拖拉机已经很熟练了,犁地也是。
犁地的技术说穿了就是一张纸,戳破了就懂了,没人给说的话,那就只能自己慢慢琢磨,用教训来换经验。
不过既然老王不相信陈前进,李建国也不会硬让陈前进过来犁地。现在在收麦子,收完麦子后想要犁地的人多,陈前进会一直忙。
不光陈前进在忙,李俊贤也在忙,他开着李家的小四轮拖拉机,用收割机在割麦子,还有李俊海也是。
剩下的人就在麦场上扬麦打落,争取尽快把麦子收到口袋里,然后去交公粮。
棉花打头的事情结束后,梁月梅偶尔会去地里看目的地有没有遗漏的。李龙回家几次把事情说的挺严重,家里人挺重视,梁月梅去地里的时候会带着李娟和李强,两个孩子也会主动去干活。
农村的孩子,八十九十年代在夏天几乎都要帮着家里干活。等到零零后的时候,干活的就少了。
李龙时不时的也会到地里看看。现在收购站事情不多,老爹李青侠一个人完全忙得过来。
李建国他们开康麦因在队里收完之后,就出去收了。以李建国的人脉关系,附近各村都能找着活——那些种了经济作物的,大都不想把时间用在打场上面。
本村的用康麦因收麦子,记下亩数,双方签字,等秋后再结款。外村的都是直接结清,毕竟距离不近,这时候到往后二三十年,有些人是在中原地区买了康麦因,一边开一边收麦,从中原能一直收到南北疆。
一趟下来,大半个康麦因的钱就收回来了——因为麦子从中原地带往西北基本上也是按顺序来熟的。
就跟后世村里那几台采棉机,也是先把北疆的棉花收了,再开去南疆收。南疆的棉花要比北疆多活那么半个月到一个月,有足够的时间吸收阳光。
顾晓霞带着明明昊昊自己开车车子也会在周末到四队,然后去小海子的西面缓坡的地方玩水,看看能不能逮着螃蟹。
明明昊昊对于没能晚上跟着爸爸去抓螃蟹非常在意,所以能跟着妈妈一起过去也挺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