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上,两个棉帐篷有些孤独的立在一条水渠边上。
帐篷边上有石头垒起来的锅,里面是还没吃完已经坨在一起的半锅面条。
面条里面有菜叶子,有肉块,上面一层油花,看着还不错。
旁边一堆捡来的枯树枝子,这是柴火。帐篷边上还有一些工具,有完好的,也有用坏的。
不远处的地面平整过,上面用模具拓出来的不少洋灰板(水泥板),还有不少干的已经立起来摆在一起,地面上都是没干透的。
几十袋水泥堆放在更远的地方,上面盖着防雨塑料布。水泥堆边上则是大堆的砂子、细石子等材料。
孟海正带着人在不远处的水渠里铺设着水泥板。
村里带过来的人一个个灰头土脸,但干劲十足。
“咱们再加把劲,争取三天内把剩下的水泥板铺完,抹好,就等着验收拿钱了。”孟海大声鼓励着大家:
“咱们把工期提前了,质量应该也没得说,这钱赚的值,到时分钱了,拿到手我给你们放一天假,给家里老婆孩子称点肉吃,买身衣服,也不白出来一趟!”
“老孟,那以后咱们还有这样的活吗?”有个年轻人抬起头来抹一把额头上的汗问道。
他脸上本身就有泥灰,这一抹把自己搞成了大花脸,有人看到都笑了起来。
“有,肯定有。李龙同志说了,只要这活干得好,以后路修完了,咱们成立个工程队,这样的活还能接!而且以后还能接大活!”
“那真是太好了!”这些人一个个都挺开心。
虽然干活累,但干完活能拿到现钱,而且这就相当于成工人了啊。
清水河这边的地比李龙他们的四队要少很多,想要像四队那样通过种地致富是真不容易,至少在这个时候不容易。
也许以后特种种植开始的时候会好一些,但现在还不行。
所以就得从其他方面来拓展。
给山里修路,是孟海带着这些人走出的第一步,而出山修渠就算是第二步了。
如果李龙能在修完路给孟海他们接到第二个额外的活,孟海相信接下来他们就能自己接活了。
李龙给孟海说过,眼下国家搞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需要修建的设施太多,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水渠目前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发展,所以新修的水渠会很多。
当然道路、桥梁、房屋等都有,孟海他们需要技术积累和技术人员加入。
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