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侠也算学习啊?”刘高楼隐约记得在李龙的车里有本武侠。
“老子说,在爱学习的人眼里,看啥书都是学习。”李龙继续低头。
清单上写着这次拉过来的东西。
汽车五台,两台嘎斯六九,一台拉达,两台伏尔加。这些需要李龙支付四千美元。
羚羊角三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九万元。
鹿角一千对,需要李龙支付两万块钱——是的,你没算错,两万。太便宜了。
皮子三千张,二十四万。
综合下来,李龙要给刘高楼三十五万人民币和四千美元。美元自然就是从白糖钱里面扣,人民币李龙直接给他转账。
还有老顾拉过来的七百公斤贝母和两百八十公斤野蘑菇干。
羚羊角李龙已经堆满两个房间,第三个房间也有一半了。
他打算再过五年,然后陆续出货。
毕竟眼下的价格,还不到出货的时候。
等玛县的轧花厂可以接受采棉机采的棉花的时候,他出一批羚羊角,然后买一台新采棉机回来。
毕竟国内到零八年之后才明令禁买卖羚羊角,这一段时间之前,还是可以合法出售的。
李龙虽然略懒,但并不是浑浑噩噩的人。他对自己囤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划,比如大部份玉石,他是打算在下个世纪一十年代之前出掉。
除了留存一些自己、家人、亲戚拥有之外,其他的就出掉。
这玩意儿代表着一种文化,但没必要拥有太多。
羚羊角之类的已经说过了,还有那些字画,也差不多在那个时候,除留一点儿,剩下的也会出清。
至于商业方面,收购站的模式最多也就坚持到下个世纪初,到时各行业细化,分出好多分支来,他这个收购站恐怕就很难开下去了。
主要是竞争肯定会非常的激烈,所以李龙现在就在布局,机械化农业包括现在孟海他们。
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能走的路子,所以李龙不担心。
把控质量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相信以目前自己的人脉,加上上好的质量,不求搞个首富啥的,至少能稳定发展。
这一趟刘高楼依然要五十吨的白糖和一百吨的水泥。
刘山民那边没提其他的,他自然也不会多嘴。
不过李龙估计下一步鞋子、大衣之类的应该也会需要的。虽然哈加盟共和国有鞋厂,但这玩意儿能生产出来多少提供给本地人,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