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说了,他也没反驳,而说起来其他的事情:
“现在队上人都知道你在小海子里养螃蟹了,一些娃娃就拿着抄网过来,想逮上活螃蟹哩。”
“那估计逮不着。”李龙笑着摇头,“队上人有的抄网网眼都不小,这螃蟹现在才多大点儿,都漏下去了。”
“嗯,不过等大点儿他们就能逮着了。”陶大强说,“还有虾,我看有人逮到虾了。”
“没事,反正我隔段时间就放一些,能逮着的都是少数。对了,你知道吗?口里有些人稻田里面都放螃蟹,长得好得很!”
“那不乱跑吗?跑到别人地里咋算?”陶大强有点理解不能。
“围起来,口里种的地块都不算大。用网子或者塑料布围起来,就跑不出去了。”李龙说道。
“那得多少网啊……”陶大强还是没办法理解。
李龙也就不说了。
队上种水稻的越来越少了,陶大强家种这个主要也是自己家里吃。种水稻非常麻烦,费人工,合算下来没其他经济作物赚钱。
但他家也不缺钱,主要是想吃自家种的稻米,当然也会往出去送一些,这可是堪比田福堂老汉种的荞麦的好东西。
李龙这边每年都能收到陶大强送的新米,也不收钱,李龙也习惯了。
“你家种的棉花咋样?”难得和陶大强聊聊天,李龙就问起了棉花的事情。
队上种棉花的多数都会去李家打问技术方面的事情。多数时间是李建国在,他来回答。李龙不会主动去给别人讲,人要来问,他会热情解释,但送上门去讲知识,他还没到这个份上。
自己又不是农广校的技术推广员。
“还行呢,长到膝盖高了。”陶大强说道,“现在长得旺得很,也没发现虫子,就是草有点多。这东西不像麦子和苞米,得经常去拔草。”
“就是。目前的除草剂对苇子没啥用,以后种地之前,得在地里把苇根啥的捡一遍,不然的话,棉花长起来苇子也长高了,拔着麻烦,说不定就把薄膜给拽烂了,还得埋。”
李龙是真的很懂,陶大强深以为然。
“我打算买康麦因了。棉花到七月份打头,费人工的很。你们种的棉花也不少,得有好几天打。到时收麦子麻烦,所以买了康麦因,最多把麦子拉到场上打个落就完了。”李龙说道:“不费事。”
“行啊。”陶大强自然愿意,随着自家的农机多了,他也感觉到活干不过来了。如果真是麦收的时候棉花地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