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两个人都很努力,轮换着在后院捡选蘑菇、清洗贝母。
在前院给李青侠打下手的也忙个不停。所以李龙觉得,他们的辛苦配得上这奖金。
至于老爹,昨天拿到蘑菇钱后,李龙就给了老爹一千块钱,算是分红。老爹也没客气,美滋滋的收下了。
老人家喜欢钱,当然不会乱花。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嘛。
中间马晓燕和姜至瑜都来过一趟,给他送来了报纸——农民日报、自治区日报、自治州日报,稿子都上了,虽然都是二三四版,但内容还是挺详实的。
李龙挺高兴,算是又露了一次脸吧。
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他并没有讲全。主要是不打算当神棍,毕竟像无人机打药、无人拖拉机播种之类的,现在说起来就有点科幻色彩了,估计他要说出来,有些人真能把他当神棍来对待。
不过报纸出来之后,李龙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抽空给刘高楼打了个电话把这件事情说了一下。
“你说你要买康麦因?”刘高楼问道,“几台?”
“一台就行了。买两台的话,我估计有人会骂我。”李龙笑着说。
“行,等我二叔打电话过来我给他说。”刘高楼这一点非常的爽快。
联合收割机的价格就没大马力拖拉机那么贵了,所以李龙买起来毫无压力。
不过他没打算搞那么多,现在的康麦因只能收割麦子,性能比较单一。而且这玩意儿更新换代非常的快,过几年就能出来麦稻一起收割,再过几年,油葵也能收割,再往后连玉米也能收了。
而且他也没打算直接把别人的活路给堵死——联合收割机太多,那么小四轮拖拉机带着那小收割机用处就不大了。
虽然联合收割机收麦子贵一些,但方便啊。直接收完,不用打场,而且收完的麦杆子没压成片子,牛羊都吃。等压成片子了,牛吃羊就不吃了。
所以给马晓燕讲的,以后小麦的收割就是分成上中下三个体系,最方便的就是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都不用进场,从地里收了直接装车,在车上装袋就能卖到粮食局。
中等的就是用小四轮的收割机收割,捆好后拉到麦场,打场后收麦子。
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就是人工割麦——别看说着原始,现在四队依然有人是这样割麦的。不用别人家的收割机,就人工割,割完后放驴车上拉回去,然后打场。
不是说缺钱,有些人就觉得这钱让别人挣,不如自己割。一个人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