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边有糖厂。”梁月梅是肯定相信的,“有个石城糖厂在这里,咱们买糖方便。但放全北疆,吃不着糖的地方可多哩。医院也不是谁都给开条子,只有肝炎和那些重病,才能给开条子去买白糖。”
现在吃商品粮的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每个月的糖、粮等东西以配给制,石城周围还好说,就算配给的糖不够了,去商店门市部里能买到方糖、白砂糖,价格虽然贵点儿,但不缺。
放到其他地方,大部份人每个月就只有二两白糖的量,想买都没地方买去。
“那还是咱们这里好。”杜春芳感叹着,“感觉来到这里后,就没缺过糖,没想到……想想也是,在老家的时候,那糖可真不好买。”
她们两个已经过来好几年了,适应了这边的生活,现在经顾晓霞这么提一嘴,突然就想到老家那边情况了,恍如隔世啊。
男人那边那一桌,李俊峰笑着说道:
“小龙叔这一年赚不少吧?”
“还行。”李龙点点头,“从苏联那边弄来一些东西,这边稀缺,能卖些钱。”
“那汽车真好。”李俊峰感叹着,“啥时候我也能整一台就好了。”
“这一年俊峰也能干。”李青侠说道,“这一冬天就没失闲,套兔子、砸冰窟窿弄鱼,除了娃娃他妈做月子那一个月,其他时候都是不停的忙。”
“北疆这边机会多,忙着能赚到钱。”李俊峰说道,“我想留下来,得好好干。”
“明年你那边是不是还从苏联那边搞物资?”李建国掌着酒瓶子,问李龙,“风险不大吧?”
“没事,手续都全着哩。”李龙笑着说道,“大哥,咋样,要不要咱们一块干?”
生意越做越大,要照顾到的线条越来越多,李龙觉得如果大哥能过来一起,那就最好。
“我这边放不开。”李建国想了想,摇了摇头,“地,老爹老娘,大拖拉机,哪一样能撂开?我还是在队上吧。你那边咋挣都好,不管咋着,到最后,我这边还有条退路。”
李龙点点头。
大哥的思维可能会有点保守,但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年广久做的那么大,还不是一下子被抓了?
虽然李龙知道北疆这边的营商环境和口里不一样,因为缺乏经商的人,所以但凡能干起来的,官方对这样的人才都是很宽容的,何况自己在纳税方面一向非常本分,连一些合理的避税都没打算做。
再加上自己有着全国先进个人的名头,以及时不时的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