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挡住了陈锐的干扰路线。
“蓝军长机模拟发射导弹!”系统提示音冰冷。
赵太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连续进行高G机动,座舱发出吱嘎的声响。他知道,在如此近的距离被先手锁定,生存几率渺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地面指挥所传来了新的指令:“红狐,允许使用‘长剑’(模拟的地空导弹部队)支援。目标数据已注入,倒数三秒,你机脱离!”
赵太行没有丝毫犹豫,猛地将油门推到加力,战机如同利箭般向上急升。
“三、二、一”
下方远处的地面上,模拟的防空导弹阵位骤然“发射”。
系统判定:蓝军长机被地空导弹“击落”。
突如其来的支援打乱了蓝军的节奏。
陈锐(猎隼)趁机抓住机会,利用对方僚机瞬间的慌乱,果断“发射”导弹,将其“击落”。
任务完成,但返航的途中,赵太行和陈锐都沉默着。
他们赢了,却是依靠地面防空力量才赢的。
如果没有那次关键的支援,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感觉怎么样?”讲评室里,教官看着两位浑身被汗水浸透的飞行员。
赵太行缓缓道,“防守,比进攻难。压力更大,更被动。”
陈锐补充道:“而且,离不开地面的兄弟们。没有他们,我们这次就栽了。”
教官点点头:“这就是体系。进攻的矛厉害,防守的盾也要坚固。战斗机是机动灵活的匕首,雷达是眼睛,地空导弹则是守门的重盾。未来的空防,没有谁能单打独斗。你们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驾驶好飞机,更是如何在庞大的作战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出最关键的作用。”
接下来的训练,更加注重全域联合。
飞行员们开始与地空导弹部队、雷达部队进行固定周期的合练。
他们学习如何为导弹部队指示目标,如何规避己方防空火力范围,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与地面单位保持有效沟通。
他们驾驶歼-10,时而扮演进攻的“蓝军”,测试防空体系的漏洞;时而又扮演防守的“红军”,与地面部队一同构筑防线。
从单一平台的较量,到融入体系的对抗,这群顶尖飞行员的视野和思维,在一次次失败、反思和成功的淬炼中,被不断拓宽和深化。
他们驾驶的战鹰,也不再是孤立无援的利刃,而是逐渐成为了国家空天防御体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