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那些关于‘龙王爷’的话题。当你再次感受到那个环境的压力时,请你默默地、在内心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你可以在风暴中抓住的“锚”。”
南祝仁的前半句话让来访者不由自主地安静了下来,连带着嘴唇都有些紧张地抿了起来。
显然是脑海中有了一些画面了。
“锚?”她重复了一下南祝仁最后说的比喻。
南祝仁点头:“换个说法。你的大脑不是‘死机’了吗?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给里面写进去一个新的程序指令来重启你的大脑——而这个过程,就需要这几个问题来实现。”
来访者点头,连忙问道:“什么问题?”
看着来访者的表情,南祝仁伸出右手按在自己的胸膛左侧,做出一副“扪心自问”的样子。
“第一个问题——”南祝仁缓缓道,“‘我此刻的感受,是我的,还是他们的?’”
……
来访者在听到这个问题的那一刻,眼神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南祝仁顿了顿,随后继续解释道:“【共情】也是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共情】这个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和来访者交流,但有的时候却也会伤害到咨询师本身。”
“在这种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情绪去做一个区分。”
南祝仁保持着右手扪心的动作:“当我感到心慌、悲伤、甚至是身体异样的时候,我们要自问——这份情绪,这份悲伤,是来自于我自身的吗?”
“如果不是,它很可能是在【共情】的过程中,我从别人那里接收到的情绪信号——对于你来说,就是被受灾群众影响到了。”
“这个时候,我们要识别它,然后像个客人一样对待它,让它存在,但不必让它占据我们的全部身心。”
这个区分情绪来源的自问问题,源自于认知行为疗法中【认知解离】技法的应用。通过自我引导来区分“我”与“他人”的情绪,在情感上建立边界,避免被他人的情绪完全淹没。
来访者机械地喃喃自语:“这份情绪是来自于我自身的吗?这份情绪是来自于我自身的吗?这份情绪……”
她的认知资源确实已经到了一个低点,眼下已经不能很好地再去做理解了。
但是出于对南祝仁的信任,她可以说是毫不保留地去学习和记忆南祝仁的意见。
南祝仁扯了扯嘴角,心中有些无奈又有些哀怜。于是翻动文件夹,递过去一支笔和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