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动笔记下。
在和南祝仁确认没有下一个问题之后,她又在南祝仁的引导下重复背诵了一下这三个问题,并且进行了一次模拟的自问自答。
出于谨慎的目的,南祝仁开始了最后一步:“好,那么现在,我们是否可以一起,为你的‘回归’制定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比如,明天你回到工作岗位,不再关注老人们的皮肤、祭祀,而只专注于完成三件具体的、微小的工作?”
……
在经过一连串的知识教导,和计划协商制定之后。
来访者带着焕然一新的表情离开了简陋的咨询室。
门外等着的工作人员目睹了来访者前后的变化,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在来访者消失之后,他忍不住主动朝着南祝仁喊道:“南老师,下一个叫谁?”
然而南祝仁却道:“先等等,不急叫下一个。”
咨询室内,南祝仁目送来访者离去。他脸上带着的那种专业性质的温暖的笑,一点一点收敛下来。
倒不是累了,或者是又对这次咨询效果不满意。
而是他发现了别的问题。
这次南祝仁跟着课题组过来是参与灾区心理援助的项目的。虽然白庆华和翁娉婷他们放任南祝仁做一对一的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南祝仁允许自己和大家的工作隔离开来。
在心理干预之余,南祝仁也希望自己尽可能地为师兄师姐此刻正在一起架构的心理援助组织体系出力——哪怕白庆华他们都不认为南祝仁能有这个余力。
而此刻,南祝仁就从刚刚这位名叫王丽莉的来访者身上发现了一点端倪。
对于她所遇到的问题,确实可以降维到个人层面。
但是当视角超脱个人之后,南祝仁却又有了新的发现。
一种不再局限于个人的、而是存在于群体之中,在当下的灾区心理援助中存在的问题。
南祝仁有些头疼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不自觉地喃喃自语出一个名词。
“【群体癔症】吗?”
“风险,确实不小啊……”
76755102
熊猫的大木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