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一口气抛出了一大堆的专有名词。
这是他在干预阶段选择的主要基调。
在一开始的时候,南祝仁就在判断一个事情:来访者到底是一个真的已经思想发生了转变的“信仰者”,还只是一个单纯深陷困惑的“迷茫者”。
【微表情分析】给了南祝仁答案。
在他的眼睛里面,来访者在讲述“龙王爷”相关事情的时候是紧张的、不安的,甚至是恐惧的。
如果是一个“信仰者”,那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反应——来访者应该是专注的、期待的,甚至是兴奋的。
那么,来访者就只是一个“迷茫者”,问题也就被降维到【认知失调】的层次。
处理起来就简单了。
……
“你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南祝仁先肯定了来访者一点,“我也感谢你如此勇敢和清晰地描述了这一切。”
“你为了去深入那些受灾老人的内心世界,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去了解那些老人的背景和文化;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卷入得太多了。”
来访者听得眨了眨眼睛。
南祝仁继续道:“你为了理解那些老人,过度地调动了你的【认知资源】,以至于它暂时压倒了你的【现实检验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你并没有真正信仰龙王,但你太渴望能像他们一样去‘信’了,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感觉不到那种作为‘局外人’的无力感。”
“同时,你一方面不被老人们接纳,另一方面又被领导压力,这无形中让你更加沉沦,渴望寻找一个精神寄托。”
“这种强烈的渴望,加上极度的【身心耗竭】,导致了你短暂的【现实感知混乱】。”
南祝仁依旧甩出了一大推专业名词,也不管来访者听不听得懂。
面对这种迷茫摇摆的认知失调,当下“治标”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一口气去做认知轰炸。
把对方之前塞进脑子的奇奇怪怪的东西重新挤出去,揉捏成自己的模样。
当然,把对方弄晕只是为了之后更好的操作。
眼看着来访者已经露出吸收困难的表情,南祝仁终于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道:“简单来说,你的大脑在过度共情和极度疲劳下,进行了一场模拟信仰的极限测试。”
“而现在,它有点“死机”,找不到回现实的路了。”
56105556
熊猫的大木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