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一个正好在休息的干预对象。
“那就麻烦请他过来吧。”
工作人员应下。
南祝仁也借用这点时间,快速浏览起这位干预对象的档案。
……
【姓名:王丽莉
年龄:25岁
岗位:安置点社工
心理状况:情绪极不稳定,在工作时多次崩溃大哭。总说“我们做的都没用”,多次提到“龙王爷”,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晚上失眠,经常说害怕,甚至开始看一些迷信的书。工作频繁出错,可能无法再承担当前工作事务。
初步分析:该同志可能被受灾群众的某些特殊情况惊吓,思想波动严重。目测状态已经影响了本职工作和其他同志的情绪,需要立刻进行谈心谈话,帮助她端正思想,放下包袱。如情况继续恶化,建议暂时将其调离岗位。
……】
……
南祝仁挑了挑眉头。
这个来访者的档案记录,相当有意思。
但再怎么有意思,表现得多么新颖,也都只是表现形式而已。
问题的本质基本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心理咨询师,就是要有穿透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心流状态】启动,南祝仁开始惯例地分析。
在经过了十秒左右的时间以后,他先更换了桌上的矿泉水,随后抽出一张A4纸固定在文件夹上,开始做自己接下来的谈话简要大纲。
等他写下最后一个字符没多久,正好门外也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进!”
咨询室的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隙,探进半个身子。
来访者看上去约莫二十七八岁,比起档案上面写的二十五岁要显老一些,但考虑到环境的影响,这是挺正常的事情。
对方身穿一件沾着泥点的冲锋衣,扎着马尾辫,但是有些散乱,几缕碎发黏在汗湿的额角;她的脸色苍白,眼下的乌青在缺乏血色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请进吧。”南祝仁又道一声。
来访者先快速扫视了一圈帐篷内部,她才侧身进来,脚步有些虚浮。
随后在南祝仁的一声“请坐”中,又缩在了椅子上。
全过程和南祝仁都几乎没有眼神接触,偶尔对上了视线,也会立刻移开。
整个人紧张得不行。
“你好,感谢你在这个百忙之中抽时间过来。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