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是由精神分析学派最早提出来的概念,如今被被广泛地运用在心理咨询的领域中。
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咨询中常见的【移情】,就是一种特殊的【投射】。
网络上比较盛行的“虚空索敌”,也是一种【投射】。
某恋爱路对抗番里面的“因为你戴着黄色眼镜,所以看到的东西才是黄色的”,依旧是一种投射。
总体来说,【投射】在多数情况下往往带着一定的贬义。
直接指出别人有【投射】,是种含有有攻击性的表达。
好在李组长此刻已经被南祝仁用了大量时间作为铺垫,构筑了比较基础的咨询关系。
同时还被引入了一种自我探究的状态中去了。
……
听到南祝仁的判断。
李组长抬起头,眼中没有愤怒和防御。
他在南祝仁刚刚说出“失控感”这个词的时候,就像是被抓住了尾巴的赛亚人一样展现出了某种无力。
“投……射?”李组长重复着这个对他而言有些陌生的词汇,像在雾里看花,迷茫,却又有着一丝求知。
他渐渐锁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说我在……冤枉他们,我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南祝仁立刻帮助李组长澄清:“不,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语气非常平和,带着解释而非指责的意味:“这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在极端压力下,我们大脑为了保护自己而自动启动的‘应急程序’。”
南祝仁用了一个中性且易于理解的比喻,来进一步降低攻击性。
这是为了避免来访者产生被指责感,促进理解和接纳。
南祝仁身体微微前倾,用更形象的方式解释道:“打个比方——我们的内心有一个容器,用来装我们各种情绪。当灾难发生,这个容器瞬间被倒入了巨量的、我们无法承受的情绪——”
“比如,眼睁睁看着群众受难却无法立刻解决的焦急;面对庞大天灾时感到的自身渺小;还有……因为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不够快而产生的内疚。”
三个举例。
南祝仁每说出一个,都仔细观察着李组长的反应。
他看到李组长的嘴唇抿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这些情绪,尤其是内疚和无力感,太沉重了,重到几乎能把一个人压垮。”南祝仁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共情,“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理防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