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
这种想法不算错。
但就像是大家都知道被刀划伤了要消毒、清创、缝合伤口,却很少有人会自己去做这么一个流程,而是会选择去医院。
因为同样的操作,医生的手法就是更加精湛。他们能够根据伤口的位置、大小、性质,来选择最适合的缝合线、缝合法,甚至是最少的缝针数。
换成一个不专业的糙手汉去胡乱缝伤口,最好的后果就是留下难看的疤;差一点可能根本止不住血,还要拆开来重新缝;最差的情况,就是扎破了什么不该扎的东西,导致二次创伤。
显然,李组长的指导员就是这么一个糙手汉。
他用浅显的道理事先劝过了李组长一遍,但显然收效甚微,甚至把情况还恶化了一些。
这让此刻拿着针线的南祝仁有些麻爪,因为同样的治疗手法显然已经不适用了。
这也是多数“接锅”的咨询师会遇到的情况。
简单直接地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是不行了。
南祝仁心中暗叹一口气——也是这次心理干预的形式不太对。
如果是正常的心理咨询,头两次、三次,都是在构筑咨询关系的阶段。
而等咨询关系构筑好之后,哪怕南祝仁如眼下这样重复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也不会激起来访者这么激烈的反应。
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来访者甚至说不定还会重新审视自己。
南祝仁以前也不是没有过第一次咨询就上干预,但那都是在来访者本身有极强的求助意愿,或者是其他有利于推动进程的情况发生之后。
而眼下,太急了。
但也没办法,现在的环境必须要缩短资料收集时间,尽可能地用快速干预手法先短期缓解来访者的情况。
这也是“心理干预”和长程的“心理咨询”的区别。
南祝仁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补救。
……
其实如果客观地看待眼前的情况的话,也算是有利有弊。
“弊”的部分,已经都解释过了。
而“利”就是——
南祝仁看着李组长因为气氛和炎热脱下来的甩到一旁的外套,以及一副“我要和你好好掰扯”的样子。
至少现在对方不再是之前刚进来那种随时都要走掉的状态,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对抗和说服的敌对方。
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72161135
熊猫的大木屋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