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专业了。】南祝仁心里暗叹一口气。
“麻烦一会务必不要让人进来拿这些。”南祝仁指了指墙角堆砌的那些物资,又指了指门外,“然后尽量不要让外面有太多噪音来干扰。”
工作人员连忙点头称是。
随后南祝仁立刻进去,把窗户打开通风,拉开窗帘尽可能让屋内亮堂,同时移动物资,尽可能增加咨询室内的空间感。
最后,他把对坐的两张椅子移动,变成侧对,减少一会谈话可能会引起的对峙感。
【这才勉强有点样子。】南祝仁叹气。
条件有限,可以理解。
随后,南祝仁拿过两瓶矿泉水,一瓶放在来访者的位置前,一瓶自己拧开抿了一口。
翻开来访者的档案,眼睛失去聚焦。
【心流状态】
用最快的速度,最后再把来访者的情况过一遍。
……
【姓名:李明
年龄:35岁
岗位:协调员
心理状况:该同志近两周常处于失眠、焦虑、暴躁易怒的状态,经常和物资协调中心发生争吵,坚信有一个上级或者平行部门在系统性地克扣、拖延其所在片区的关键救援物资。经常超负荷工作,反复核对不必要的数据,多次在会议时和人发生冲突。
初步分析:该同志思想坚定,工作态度认真,个人生活作风良好,系可能因为灾区工作压力出现心理问题,申请心理专家干预。
……】
……
档案剩下的部分就是关于教育经历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信息了。
从心理学来说,是非常简洁乃至于简陋的档案。
不过考虑到做档案的人也不是心理人,仅仅是临时负责这项工作,所以勉强能理解。
利用有限的信息,南祝仁试着从来访者的状况去假设出对方问题的可能成因,准备在一会的咨询中一一验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南祝仁在“预设”来访者的问题,只是为了提高咨询效率;如果来访者的问题不在南祝仁的假设中,那自然还是要按照来访者的节奏来。
不一会。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请进。”南祝仁高声道。
门“咔嚓”一声打开,进来一个裹着疲惫与寒气的男人。
对照档案,三十多岁的样貌,只不过在黑眼圈、脏乱皮肤、以及长时间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