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完的时候,他的上扬的嘴角在脸上挂了很久没有变化,但是眼睛很快呆滞起来,又直直地看着前方。
南祝仁沉默了一会,是等待来访者消化情绪,也是在酝酿氛围。
在大约三个呼吸过后,等到来访者终于转过视线,重新和南祝仁开始对视了。
南祝仁道:“也就是说,你和你的父母用各种形式,谈论过你觉得不太好的童年的经历,对吗?”
来访者点头:“对?”
南祝仁又道:“在开启这些谈话的时候,你有预设过你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来访者张了张嘴,没说话。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的眼睛:“听起来,你每次和你父母的谈话,都可以算是不欢而散。但你又持续性地开始了很多次对话。”
“是不是意味着,其实你心里——起码是那个时候的心里——是希望获得他们某种意义上的‘道歉’;甚至更进一步,和他们的关系获得缓解,渴望得到一种亲子关系的好转?”
……
这算是一种【对峙】。
但和一般的寻找语言漏洞进行对峙不一样,眼下的这种技巧,在【精神分析】里面是更深层次的【潜意识呈现】。
通过来访者的表情、言语表达方式,将来访者潜藏在表层之下的东西挖掘出来。
让来访者和那个被隐藏起来的自己面对面。
就看到来访者拉了拉嘴角,似乎想要笑。但是他的嘴角在翘到一半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落下,没能够构成一个正常的“笑容”表情。
然后来访者又尝试了第二次、第三次。
在第四次想笑又笑不出来之后,来访者终于放弃了。
他长出了一口气道:“是的吧……”
“不,没有‘吧’。”
来访者稍微端正了一下坐姿,认真道:“是的。我是有渴望的。”
来访者看着南祝仁的眼睛:“说实话,哪个孩子不希望和爸爸妈妈相处得融洽呢……我上大学之后,有跟别人讨论家庭,才知道原来有的家里面孩子是不会挨打、挨骂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哭,而且哭的时候是会被哄着,被安慰的;”
“有的孩子是可以明确跟爸妈表示自己因为他们的行为感到难受,甚至可以获得道歉的……”
来访者惆怅道:“我很羡慕。”
他脸上的表情尽数褪去,那些负面的情绪都消失不见,转而换成了一种无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