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里的时候,来访者补充了一句:“当然,这部分我还在实践,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就现在来说,我觉得好受了很多。”
这部分就是来访者对自己社交方面的调整了。
就像来访者说的,这套社交原则的利弊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评估。
但确实比以前的更加科学。
南祝仁点头,继续给出了一个【支持】:“看样子这段时间你确实收获很多。”
就来访者的这一段讲述来看,他确实已经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疗愈。
咨询已经可以开始转入第三阶段——针对来访者的【回避风格依恋】里面去了。
当然,前提是来访者今天主动想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回避风格依恋】的问题。
希望不要又冒出新的问题来。
在自己的收获得到了咨询师的肯定之后,来访者做出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新的想法,所以我才觉得以前的问题不再困扰自己的了,所以想要和老师探讨新的问题。”
说到这里的时候,来访者犹豫了一下。
“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很久以前吧,也找学校的咨询老师讨论过,只不过当时的老师给我的建议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后来我就没有继续咨询,也没有再和其他人提起来了。”
南祝仁稍微凝了凝神。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就是关于我爸妈的问题。”
“我之前跟老师你也提过一嘴的,就是他们让我很困扰,我觉得和他们不好沟通。”
“就最近的这次庭审,我之所以迟到,也是在出发之前跟他们……算是聊了很久吧,所以耽误了时间。”
来访者多解释了一句,一副很担心南祝仁误会自己的样子。
南祝仁没有说话,对着来访者露出一个微笑。
……
确认了,来访者现在的问题就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问题,和南祝仁的第三阶段计划重合。
这就很方便了。
在之前的时候,南祝仁就判断来访者的回避就和【童年早期经历】有关。
用一个大众比较熟知的词,也可以把【童年早期经历】替换成【原生家庭】。
这也是一个现在污名化比较严重的词,一方面是自从这个词出现之后,就有大堆的人把自己身上恶劣的部分归咎到自己的家庭和父母身上。但是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在给出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