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担心福三没事干回京争权,那就找点事让他干干。
什么事呢?
当然是造反啊,起义啊,叛乱什么的。
这方面,他有人,活也熟,随时可以扔几本民兵手册外带如何造反的教程出去。
甚至还可以提供资金、人员、武器以及战略规划,从无到有手把手教。
最大的造反资源肯定是“老相好”白莲教了。
当初柳真人投降时可是把白莲教的高层人员名单吐的一干二净,赵安又“策反”了一帮白莲教徒充为内应,需要的话一个推手就能让白莲教再次动起来。
福三这不就有活干了嘛。
不过印象中福三不是死于白莲起义而是死于湖南湘西一带的苗人起义。
这说明在白莲教大起义爆发前,湖南、贵州那一片已经爆发大规模反清起义,这场起义有可能便是白莲起义的诱因。
福康安死于这场苗疆起义,和珅的亲弟弟和琳同样也死在那。
既然如此,其实大可不必大费周章给和珅出什么“馊主意”。
但这个“馊主意”又必须要出,没办法,天时地利人和啊。
要知道赵安知道的一切,和珅他不知道!
这个信息差不仅可以让赵安从中坐收渔翁之利,也能让其成为和珅心目中真正的左膀右臂,遇到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吾儿有禄安在!”
简在和珅心中跟简在老太爷心中没区别。
因为和珅不提,老糊涂的老太爷他记不住赵安这个“福禄寿”啊。
如果赵安直接了当告诉和珅你最害怕的福三最多活三年,根本不必如此忌惮发愁,恐怕赵安连三天也活不过去。
巧妙的把一场本就会发生的大规模反清起义,变成献给和珅用于对付福三的“手段”,和珅会不会爱死赵安?
答案,是肯定的。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没事找事!
“此言何意?”
和珅这会却是有点装了,精明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赵安的意思。
但“领导”再装,他也是“领导!”
所以,赵安必须跟个心腹谋士般将阴谋诡计全盘托出,其用“救火队长”这个形象比喻福康安。
指福康安自十七岁成为大清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后就一直领军出征,宛如大清的救火队长到处带人救火。
由于福康安多次救火积累了丰富的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