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经验,以致国家一有事老太爷第一个就想起他,如今更是将其培养为军方第一人,成为八旗乃至大清的国之柱石,威望和权势直接威胁到了和珅地位。
那么,为了消除福康安这个救火队长进京的威胁,就得人为在各地放火。
如此既能将福康安调离京师这个权力中心,又能消耗其精力,甚至若操作得当还能在军费、后勤等方面做些文章。
说的不可谓不通透。
代价是有的,地方不靖对于大清肯定不是好事,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康乾盛世的含金量。
哪个盛世他年年有造反?
可对大清的盛世形象不好,对你和珅却是绝对利好,现在就看你和中堂有没有那股狠辣果断劲了。
舍得大家才有小家噢。
和珅脸上神情明暗不定,定定看着赵安许久,心中实则吃惊不已,因为他没想到年纪轻轻的赵安心中会如此歹毒,为了帮自己对付福康安竟献出如此祸国殃民的毒计!
转念一想,这不正是眼前年轻人对自己最大的忠么。
换作别人,哪怕是亲弟弟和琳,怕也做不到这地步。
不是说和琳对哥哥不忠,而是和琳没有这份孤注一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狠辣。
和琳做不到,其他人更做不到。
唯有眼前这个如初生牛犊的赵有禄能做到!
念及此处,和珅心中没来由的倒是舒服许多,先前因老太爷要给福三封王的郁闷也消散不少,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有禄,你的意思是要在地方上制造些动静?”
赵安并未吱声,只将忠诚二字刻在脸上。
画外音当是中堂何必明知故问。
“这法子倒是个妙招,不过此举未免太过冒险。”
和珅摇了摇头,指节轻叩案几,轻叹一声,“若是闹得太大于国家不是好事,我和珅纵是有千般不是,也不会拿大清的江山社稷做儿戏这种事尺度极难拿捏,万一分寸不对,你我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见和珅是担心这个,赵安忙“引诱”道:“中堂放心,此事由奴才一手操办,选些得用可信的去那偏远州县生事,地方官们最怕担责,遇事只知夸张,小事说大、大事说急.到时皇上一定会派福康安领军前往平乱,如此既能解了中堂您的大忧,地方也不致糜烂过甚。”
“这事好归好,终究治标不治本。”
和珅仍未采纳赵安意见,认为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福康安领军出征多年,手下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