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难得诸位同僚如此抬爱,赵某也有个不请之请,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作为被巴结方,赵安的“不情之请”立时得到众巴结者的热烈回应。
于是,赵安说出了自己的“不情之请”,就是想成立一个两江在京官员同谊会,就以安徽试馆为据点定期聚会,互通声气,砥砺学问,共谋发展!
聚会所需费用由安徽藩库一力承担。
总之,今后安徽试馆就是江苏、安徽乃至江西三省官员的娘家!
只要你们来,吃的喝的玩的包括嫖的,赵大人一个人包了。
你们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就行。
这是什么?
这就是温暖!
马杀鸡!
一句话,赵大人敞开钱包让大伙打开心扉共同回忆家的温暖。
满堂沸腾!
这个成语绝对能形容当时在场官员的状态。
几乎没有任何意外,两江在京联谊会就成立了,虽然没有挂牌但是却有实质性的进展。
时间一晃来到正月初八,赵安依旧没有接到通知进宫陛见老太爷,也没有接到通知让他回安徽。
这几天尽忙着在试馆跟苏皖籍在京官员联谊了,期间听到风声的江西籍官员也来了几位。
赵安的政策是鼓励,来者不拒。
只要是两江三省的,不管你贵为部堂还是各部的跑腿,都可以到安徽试馆白吃白喝,甚至白拿。
赵安私下吩咐主事钱文,两江三省出身的官吏只要碰到困难来试馆的,一百两以下试馆直接给,回头藩库报总账。
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赵安指定搞些纪念品出来。
有时候拉拢大官未必赶得上拉拢小官。
一些在重要部门工作的小官发挥的作用远比大官多得多。
初八这天,赵安准备到长城逛逛,难得来趟京师不去长城瞧瞧未免有点遗憾,谁知内务府派人通知他马上到内务府所属的会计司办理“比丁”事项。
所谓“比丁”,就是内务府所属包衣身份的年度核验,核验完就能领取老太爷的年节赏赐。
通常参加“比丁”的都是在京内务府人员,于外地工作的只是寄个表格让他们填,年节赏赐什么的基本没有。
毕竟,在外地工作的内务府包衣基本都是做官的,收入远比在京工作的包衣多得多,不在乎老太爷那点年节赏赐。
赵安虽贵为从二品安徽署理巡抚,但他的户籍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