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以监生幸进,出身不正,学问全无,此为根基失德;
又指赵安上任后不修德化,不重文教,专门同商人打交道,此为政道失德;
再指赵安请官绅去校阅官兵,乃违背文治传统,是为举措失德。
“如此官员,若心中尚存几分读书人的羞耻之心,就该知耻而退,主动上表朝廷辞官!如此,方不失为一种保全颜面做法,否则,其失德之举将来激起民变必被科道纠弹,届时落个身败名裂下场,也是可耻、可笑、可悲!”
摇头晃脑的学政大人看着义愤填膺的样子,听其意思竟是想让那位失德官员主动辞职。
失德官员除了赵安还能有谁?
“大人,徐学台还说大人您不过是监生出身,即便蒙皇上天恩特赐了同进士出身,那也是个假进士,哪里能跟正途二甲、三甲进士可比。另外,徐学台还说.”
刘鹏高自觉停顿,因为他不确定藩台大人对下面的话是否有过激反应。
“还说我什么?”
赵安一脸饶有兴趣的样子。
“大人,徐学台还说大人您身边怕是连一本同科进士的同年录都没有,在朝中可谓孤家寡人一个,毫无根基可言甚至,甚至都比不上他门下那些中了举人的学生有人脉,说您这官位如同沙上筑塔,转眼即倾.”
“同年录?”
刘鹏高不说还好,一说赵安想起来了:对啊,礼部好像没有给他去年恩科的同学通讯录!
去年万寿恩科是和珅充当会试正考官兼殿试阅卷官,共录进士185人,不过由于种种特殊原因,赵安是提前一个月录取的,名次不高,倒数第一。
但倒数第一那也是与上面184位进士老爷有同学关系,然而赵安都当上从二品安徽布政使署理巡抚了,这本同学通讯录礼部都没有送给他。
是礼部忘了这事,还是有人刻意阻止?
进士同学通讯录不仅是同年进士身份的一种象征,也是同学之间增加感情、互动交流的工具。
某某同学在某地为官出了点错,不打紧,翻翻同学录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得上忙,一个电话过去不就解决了么。
因为,同年在官场之上也是极为重要的人脉关系。
同一届毕业的同学彼此之间都是愿意帮忙的。
在地方为官的得找在京为官的疏通,在京为官的得指着在地方为官的同学给他一些“孝敬”,要不然京里开支可承担不住。
赵安没有这本同学通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