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台大人亲自题写匾额褒奖,官府采购和往来客商优先推荐。
为了确保评选公正公平公开,参评者需象征性缴纳一些评审润笔费,不多,五百两一家。
五百两真不多,其实赵安完全可以不收这个评选费,但是组织评选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开支,且这个评选委员会要长期设立,等于凭空多出一个编制机构来,少说也得有上百位工作人员吧。
工作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钱的。
这次评选安徽驰名商标不是跟在扬州那边似的单纯敛财,而是赵安集中打造一批名优产品推向省外市场的杀手锏,从而以驰名商标、名优产品带动形成一个全省产业集群效应。
如果做成了,商家的利润就将成倍翻涨,收你五百两贵么?
赵大人为了安徽的经济发展,为了带你们一起发财,少喝多少顿酒,知不知道!
驰名商标的概念稍加解释,哪个做生意的听不懂,堂中一双双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官府的认可和背书、推广可是花多少钱都难买来的金字招牌啊!
这不比单纯捐输强太多?
至于那五百两评审费,简直是九牛一毛,纵是这法子最后没成,五百两的捐输也便宜。
当下便有人心动不已,堂中嗡嗡一片,都在交头接耳议论这评选工作。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做生意的同样如此。
哪个不想成为省里认定的好东西、金招牌!
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
赵安看在眼里,刻意给众人两三分钟时间议论,之后轻咳一声抛出更大诱饵。
“第二,我们要搞招商引资!”
赵安不仅要鼓励本地工商业人士扩大经营,还要吸引外地的商人到安庆投资,从而能为安庆的经济发展装上引擎,带动整个安徽经济高速发展。
外地商人除了有白花花的银子,更有先进的技术和天南地北的人脉销路,把他们招到安庆来不仅能带动地方发展,也能形成一个良性竞争,说不定三五年后,安庆这座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北城市就能成为一个类似漕运之扬州的国际大都市。
用后世发展眼光来看,眼下的安庆充其量就是个三线城市,所以能提升到二线甚至一线的话,那产生的价值不可估量。
也就是老太爷不太喜欢睁眼看世界,否则赵安指定把洋大人们也给招过来。
别说开放通商口岸了,就是把长江全开放给他们都是小事一桩。
这会洋商主要在广州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