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致命的包围圈,在缓缓收紧。
与此同时,中京城已经炸开了锅。
只因为凌岳奇袭飞熊军大营,大破宇文锐的战报,已经传了回来。
在皇帝和朝堂的默许甚至鼓动之下,这个消息迅速地传遍了大街小巷。
大小酒楼的厨子累得手酸,跑堂的小厮跑得腿软,而青楼里的姑娘更是人都累肿了。
整个中京城上下,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侯将相,几乎都是一派欢欣鼓舞之色。
因为,在凌岳这次奇袭,大破宇文锐之后,大梁就已经打退了北渊三路大军之中的两路。
那看似泰山压顶浩浩荡荡沛然莫之能御的铁蹄洪流,悄然间已经兴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就算是最后,另一路输了,二比一,也是大梁板上钉钉无可争议地赢了。
而在赢了这个结果之外,更让大梁上下欣喜的是,凌岳的横空出世,消解了他们对于军神老迈,不久于人世的恐慌。
当面击败北渊将种,奇袭大破北渊镇军大将军,单拎出来任何一项,都足以成为一个大梁将军一辈子引以为豪的事情。
但凌岳一下子干了两件。
还都是以少胜多。
这不是军神的继承人,是什么?
这不比北渊那个什么狗屁拓跋青龙,更值得一个未来军神的美名?
而为这种情绪添了一把火的就是,老军神有一日难得出门赏秋,当众说的话。
【凌岳这孩子,打小就是个当兵的料。军神的名头是世人抬举的,老夫也不能想送给谁就送给谁。但在老夫看来,他已经有了成就军神的实力。】
随着这么一说,凌岳的小军神之名,便彻底地传开了。
朝堂之上,也是一派喜气洋洋。
能够打退北渊人的威胁,稳固大梁江山社稷,对他们这些在某种意义上寄生在大梁这颗大树上的权贵们,都是好事。
同时,他们的喜庆也是因为,皇帝陛下很开心,他们便不敢不开心。
当初陛下刚登基,内有越王生患,外有北渊、西凉虎狼窥视,局势可谓是危如累卵。
但陛下先以齐政平江南,齐政不负所托,单骑下江南,生擒越王父子,雄镇东南五省,兵不血刃,江南大定;
后用凌岳赴北疆,一场伏击,一场奇袭,奠定了此番胜果,连战连捷,北疆初平。
这两场功劳,是属于齐侯和凌岳的,自然更是属于大胆启用这二人,同时给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