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刚迅速调整了表情,到底是老江湖,他顺着尽职调查的话头,开始描绘更具体的需求。
但这一次,他的语气多了点变化,带上了更多实质性的内容,甚至隐隐透出些不容拒绝的意味。
“需求嘛,当然具体。”
赵志刚身体前倾,手指在茶台上画着圈。
“就拿滨湖新城来说,三个村,上千户,时间紧,任务重。”
“上面盯着,老百姓看着。”
“我需要你们的律师和法律顾问团队,全程嵌入我们的工作组。”
他特别强调了四个字。
“从政策宣讲开始,到入户摸排,再到谈判签约,甚至.后续可能的强制执行环节,都需要你们提供法律意见和支持。”
赵志刚的目光紧紧盯着周明远。
“我们要的,不是顾问,是战友。”
“是要和我们一起,站在第一线,解决问题的人。”
强制执行!
站在第一线!
几个关键词跳进耳朵,差点没把周明远逗笑。
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个画面。
明远的工作团队,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和戴着红袖箍的拆迁人员站在一起,面对着情绪激动的村民。
当冲突爆发,推搡、哭喊、甚至流血事件发生时,来自明理公司的法律意见,会成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
最有趣的是全程嵌入。
这意味着,他的人和工作组绑定,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监控下,几乎没有任何独立操作的空间。
所有的法律文书,谈判策略,都可能被
周明远感觉后背渗出细密的冷汗。
当然,全程还没有提到钱。
钱反倒是次要的事情。
就算在资金方面没有亏待明理公司,可这是要把公司彻底绑上战车,共同承担所有的风险。
他压根没想过答应。
“小周总,我也插个话。”
就在周明远内心翻江倒海,急速思考对策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银行话事人黄帆,笑眯眯地开了口。
“赵局这个构想,很有魄力啊。”
“我们银行呢,最近也在响应号召,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像明理这样有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黄帆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
“如果明理公司能接下这么重要的政府项目,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