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全是热气腾腾的早点摊,路上的行人各色,摩肩接踵。
码头边靠着的商船上,一个个脚夫扛着丝绸,瓷器,茶叶下来,卸完货,就地在旁边早点摊就解决了。
一条街上叫卖声,铜钱碰撞声。
当然也没缺了秦淮河的特色,船上倚着围栏,披着半透的清纱衣服,用眼睛勾人的绝色佳丽。
这场景,勾的李暄嘴角硬生生的扬了起来。
好啊。
其实封建社会,也有封建社会的好处嘛!
想着还没吃早点,李暄随便找了个早点摊,坐下。
“掌柜的,来碗鸭血粥,两碟腌菜,两个烧饼。”
吩咐完掌柜,他朝秦淮河上看了过去,欣赏河景。
现在是洪武二十六年,也是朱元璋治下的黄金发展时期。
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趋于稳定,各项制度逐渐完善。
一条秦淮河上,千帆竞发,热闹非凡,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热气腾腾的锅子边,掌柜的转身过来,笑着冲李暄刚说了个“来”字,猛的愣住了。
脖子探长,朝李暄的脸仔细看了看,眉毛慢慢皱起来。
“老婆子,你过来你过来,你看看他,他是不是那个...那个谁来着?”
这掌柜是两口子一块摆的摊,夫妻店。
老妇过来,盯着李暄的侧脸看了看,眼神闪烁,几息后,瞳孔猛地缩成了针尖,把李暄认出来了。
“对,对对对!就是他!之前宁肯不做大官,也要给家里人报仇的那个李太师!”
“前些日子,兵马司的人还发画像呢,还有说书的人说他。”
听老妇说完,掌柜的激动了,拿着勺子的手都在发颤。
这年月,想找个好官可不容易啊!
找个既是大官,位列三公,但又有节操的官,就更难了!
这可得好好招待招待!
半晌。
李暄看掌柜的端着粥和烧饼咸菜过来了,刚想去接,然而当看到那碗粥里,冒着尖的鸭血时,当场愣了。
“你这不对吧,我要的是鸭血粥啊,不是纯鸭血啊,我粥呢?”
掌柜的厚道的笑笑,把碗放下:“李大人,草民认得您,您能驾临小摊,是草民的荣幸!当然不能让您喝粥了。”
“吃鸭血,吃鸭血。”
老妇人又端了一碗鸭血过来:“一碗不够,还有两碗,李大人,您的事,我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