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使者见张虎态度坚决,知再难说动。
只得长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失望与苦涩:
“唉……天朝体制,竟如此……”
“如此固守成规,不知变通乎?”
他拱手一礼,“既如此,外臣告辞。”
“唯望天朝能体恤小国艰难,早日发来援兵,救我新罗于倒悬!”
送走新罗使者后,一旁的心腹从事忍不住低声抱怨:
“府君,这新罗不过弹丸小国,蕞尔之邦。”
“遭了倭贼,竟敢在我等面前如此颜色。”
“言语咄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张虎瞪了他一眼,斥道:
“休得胡言!既为宗主,便有庇护藩属之责。”
“此事关乎朝廷威信与边疆稳定,岂能因国小而生轻视之心?”
“速去准备,本官要立刻起草奏章。”
“以八百里加急,直送洛阳!”
与此同时,
洛阳,未央宫。
朝堂之上,气氛同样凝重。
扬州刺史张温派遣专人护送而来的前吴宣化从事朱应,正匍匐于地。
将他所知关于孙权流亡夷州的前后经过,详尽无遗地禀报给皇帝刘禅及满朝文武。
“……逆酋孙权,自秣陵败后,率残部数千。”
“泛海东遁,历经风波,终至海外大岛夷州。”
“其初至时,欲效仿勾践,卧薪尝胆。”
“然夷州地僻蛮荒,水土恶劣。”
“土人彪悍不服王化,其势日渐衰微。”
“如今虽僭号‘夷王’,实则困守北部沿海数处据点。”
“兵不满万,船仅数十,全赖劫掠与零星贸易苟延残喘……”
朱应声情并茂,最后叩首道:
“陛下!孙权乃国之大敌,虽窜逃海外,然其名号犹在。”
“若任其盘踞,恐日久生变,或与海上宵小勾结,滋扰海疆。”
“臣恳请陛下发天兵跨海东征,铲草除根,永绝后患!”
“臣愿为向导,万死不辞!”
皇位之上,刘禅听罢,面露感慨之色,唏嘘道:
“想不到……当年雄踞江东,与皇考及曹贼鼎足而立的吴王孙权。”
“竟落得如此境地,困守蛮荒孤岛。”
“着实令人……感慨万千啊。”
朱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