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中’四字中择取,以彰其至德。”
“‘高’、‘太’、“世”皆已有之。”
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
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
但这并不代表称呼刘邦为汉高祖就是错的。
因为汉高祖是刘邦的混合称呼。
在《史记》里面,就直接写得是《高祖本纪》。
在汉朝官方文件中,也是直接称呼刘邦为高祖。
等于说,在当时的官方,就已经认可了刘邦“高祖”这个称呼。
只不过刘邦同时用掉了“太”、“高”二字。
而刘秀也也用掉了“世”字。
所以在最高规格的“高太中世”庙号当中,只有中字还没有用。
诸葛亮的话语还在继续。
“唯‘中’字,寓意中兴之主,承上启下。”
“功业鼎盛,正合先帝之伟绩!”
“且先帝乃开基立业之君,按制当称‘祖’。”
“故臣愚见,先帝庙号,当定为——中祖!”
在庙号体系中,“祖”用于有开创之功的皇帝。
如果刘邦是太祖王朝始创,刘秀是世祖承续统绪、再开新天。
那么刘备作为“第三位开创者”,称为“中祖”是符合逻辑的。
它清晰地确立了刘备在汉朝谱系中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
上承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下启三兴之后的新时代。
他顿了顿,继续道:
“谥号既定‘昭武’,故先帝全称,应为——”
“汉中祖昭武皇帝!”
“汉中祖……”
刘禅细细品味,群臣亦低声议论。
此庙号既肯定了刘备承继汉室正统、中兴汉祚的功绩、
又彰显其开创基业、堪比太祖的地位。
与“昭武”之谥相得益彰,确实极为妥帖。
“诸葛爱卿所言甚善!”
刘禅当即准奏,“便依此议,追尊皇考为汉中祖昭武皇帝!”
“着礼部、太常寺即刻筹备。”
“入宗庙,享祭祀!”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附和。
新皇登基,大封群臣。
又定先帝庙号,一系列大事已毕。
刘禅遂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除十恶不赦之罪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