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当归于……”
“有德者……居之……”
“此乃……天道循环……”
“朕……虽有不舍……却亦……明白此理……”
古代并不是所有皇帝都像秦始皇那样,觉得自己的王朝可以传千世万世。
秦始皇觉得自己能够传千秋万代,是因为他是始皇帝。
如果一个人只读过春秋战国的历史,那他做梦也不会想到——
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居然能够被农民起义军给推翻。
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人民的力量永远是被低估的。
在这之后,人们其实便已经对王朝更迭有了新的认知。
比如曹丕就明确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
而在曹丕之前,
第一个在大一统王朝里,明确认为没有哪个朝代可以传千世万世的。
正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敢明确说出“天下没有不亡朝代”的开国皇帝。
作为一个封建时期的皇帝,敢公开说出这种话,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而刘秀之所以能这么早意识到这一点,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跟整个儒家道德思想相关。
大家现在都相信天命了。
认为天下就是,有德者得之,无德者失之。
有道者得天下,无道者失天下。
正如曹魏代汉,为什么一定要搞形式主义?
明明是当时已经完全架空了汉献帝,却依然要对他非常好。
就是为了彰显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彰显自己的“德”。
刘姓失德,所以我才能代汉。
不管是不是真的,你都必须很好的扮演这一点。
这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正是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朝代总会有无德的时候。
你无德了,那你就应该下去了。
哪怕你是我的子孙。
所有人们常说,所谓历史长河,
便是王侯将相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除刘秀之外,
另一个大一统王朝里,敢明确说出没有哪个王朝不亡的是康熙。
乾隆也曾隐晦地表示,希望清朝皇帝能够传二十四代。
结果最后打了个折扣,只传了十二代。
此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