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家属需定居在京城,洛阳或长安,实为质任。
当然了,以上都不是限制都督的重点。
真正的重点,其实是财政依赖。
军饷粮草统一由中央调配,地方仅保留少量屯田补给。
这一点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州牧制度,使得汉末诸侯割据了。
根本原因就是州牧掌控了地方财政。
只有掌握了地方财政,他便能自己给军队发粮发饷。
那你说地方军队,到时候是感激地方官,还是感激你中央朝廷呢?
那当然是谁给他饭吃,他为谁卖命了。
所以,只要把财政大权与军权严格区分开来。
地方都督,其实是很难形成割据势力的。
根本用不着搞几年一换的任期制度。
其实李翊对权力的控制一直都很强。
关于对全国军队的控制,他认为只要做到一下三点。
那么控制军队便不是难事。
其一,
控制军队的后勤。
控制住军队的后勤,就等于控制军队的命脉。
其二,把握军队的人事任命权。
总而言之,你必须是军队的总司令。
但是军队的副司令,参谋长,
以及下面的各级军长等重要的职位都是必须要中央任命的。
总司令没有任命权,这个权力可以一直往下卡。
一直卡到旅长,团长,营长等等。
其三,
便是像李翊现在这样,把军队分成好几个军区。
这样分出来,就算有一个失控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可以调动其他军区的军队过去镇压叛乱。
七大军区既定,众人目光皆聚焦于李翊。
待他揭晓大家伙最为关心的都督人选。
首相陈登轻抚茶盏,率先发问:
“七督人选关乎社稷安危,不知子玉心中可有成算?”
李翊从容展卷:
“雍凉都督一职,诸葛孔明本就在此地抚镇。”
“前又有抵御魏兵之功,我以为短时间不宜大改动,以便为此关中局势稳定。”
“所以仍留诸葛孔明续任,不知诸公可有异议否?”
让诸葛亮继续当雍凉都督,是朝廷最初的既定方略。
这也在众人的意料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