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快就搞定了!
不过转念一想,大哥这些年没少求贤。
光李翊给刘备举荐的,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老刘面对贤士,也算是经验丰富的了。
遂将金麻礼物带入堂内,诸葛亮当然不肯受。
刘备乃解释道:
“闻先生已举家搬迁回了琅琊,路途遥远,所用颇巨。”
“故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耳。”
诸葛亮这才肯受,于是邀刘备在馆中共宿一宵。
二人同床共枕,抵足而眠,安睡了一晚上。
次日,清晨。
一大早,刘备先送别关羽往青州赴任去。
随后正式拜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的封赏,一如往常般豪爽利落。
当初初见李翊之时,彼不过一山野小儿,但刘备却力排众议,将之拜为了军师。
当时的刘备,还要顶着巨大的压力。
可如今,在诸葛亮无有任何功名的情况下,刘备拜其为军师中郎将,众皆不敢多言。
一是因为刘备如今的威望已经足够高了,可以压住众人。
二是因为有李翊珠玉在前,谁敢质疑刘备的决定?
人刘备也有话说的,当初我力排众议拜李翊为军师。
你们都说他黄口小儿,并无真才实学。
现在被打脸了吧?
如今我又找到一位比当时的李翊还要更小的诸葛亮。
你们谁不服,谁敢多话?
众人的确不敢多话,而且任谁都能够看得出来。
此前李翊就是军师中郎将,现在李翊升官儿去了河北。
刘备转头便将这空缺出来的职位,给了新入职的诸葛亮。
这显然是要把他往下一个李翊的方向培养,让他来接李翊的班儿啊!
也就是说,在李翊之后,诸葛亮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徐州二把手。
未来的副总,大伙儿自然犯不着去得罪他。
诸葛亮一经拜将,众官员纷纷携贺礼前去祝贺。
诸葛亮全部不受,命众人带回。
众官员面面相觑,七嘴八舌议论着:
“李郯侯在时,虽未尝主动向我等索贿。”
“然逢年过节,吾等送礼,郯侯亦多欣然受之。”
“平日郯侯时常照拂我等一二。”
“奈何新上任之军师,竟连区区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