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回乡。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军队补员的重创。
“只恨我纵然有心,也只是粗通门道,难以深入钻研。”
李翊也不大言,如实将自己的不足之处向麋贞说了。
麋贞亦想为李翊分忧,便道:
“既如此,夫君何不找一位医术高明之人。”
“让他来徐州,传道授业,培养医者?”
李翊笑道: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我听闻沛国有一神医,名曰华佗。”
“此人医术高明,善治外伤。”
“早在去岁时,我便差人打听他的下落。”
“只可惜此人神游不定,直到现在,依然不知他在何处。”
李翊是很想找到华佗的。
毕竟他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外科医生,非常适合军旅行医。
麋贞便道:
“既然华神医游踪不定,夫君何不找一位不曾游历的神医?”
“不曾游历的神医?夫人莫非有人选?”李翊问。
麋贞也有些不确定,只道:
“听闻长沙太守张仲景,师从神医张伯祖,其人医术高明。”
“夫君若能请得他来徐州,开设医馆,教授医术。”
“或可有助夫君实现此目的。”
张仲景么……
李翊眉头微蹙。
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过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倒是很多医书,和明清时期的一些史料记载过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既然麋贞都这么说了,那估计张仲景此时确实是在荆州当官儿。
要想直接把一个郡的长官给忽悠到徐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正当李翊犯难之际,麋贞又补充说道:
“听闻张仲景自小厌恶官场,轻视仕途。”
“其人之所以为官,乃是因为袭承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被迫进入官场。”
“其人早有辞官归乡之心,夫君或可于此做文章。”
哦?
李翊眉梢一挑,这对他来说确实算一个好消息。
但要把张仲景带过来依然不容易。
毕竟李翊自己也不可能丢下徐州事务,专门跑到荆州去请他。
不过麋贞好歹提供了一个大致方向。
于是,李翊还是感激地拍了拍麋贞的肩膀。
“……夫人真是吾之贤内助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