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那里给复盘、解析,而他们则一个个唾沫横飞,正在激烈地辩论中。
这个说应该是带英帝国紧急借款给港府了,那个说很可能是汇丰银行出手救市了,但还有人就说,这应该都不是,应该是港港那些著名的大富豪一起凑钱,在跟国际金融资本大战了——下午的战况很激烈,但是到两点多,国际资本就扛不住了,丢下一地的空单,据在车上的时候,林见鹿给蔡重信打电话问来的,应该是损失蛮惨重,总之,到下午三点,大战已经基本结束。
港币的汇率保住了,并且随着外部进攻势力受挫,且开始丢子,被不知道哪里来的资金,给打的招架不住,就连股市和恒生指数,也开始稳住了。
嗯,他们猜遍了所有可能,唯独没人去想,这会是北边出的手。
大约是因为当初有过协定,北边承诺会严格遵守港港本地自治,且承诺不止官府之类,北边也绝不会插手港港的经济治理,所以,几乎所有人都默认,港港是港港,首都是首都——不开玩笑,林见鹿来港港也差不多两年了,他能清楚地感知到,这边民间唯一畏惧首都的,就是首都的兵。除此之外,举凡政治、经济、金融、工业,乃至于文化,港人都完全瞧不上首都。
无所谓了,且让他们继续瞧不上就是了。
有正名的那一天的!
坐下,闲聊。
葛福红的奔走很积极,之前就已经基本谈妥了,音乐工厂仅仅作价1000万港币,千禧年代作价500万港币,林见鹿以自己的一份歌手约入股,作价3500万港币——谁都没争没吵,全无讨价还价,大概是那么个意思就行了,完全遵照林见鹿的想法,大家就那么轻易的一拍即合了。
事实上,音乐工厂哪可能只值1000万港币?
甚至于,千禧年代就算再怎么规模有限,版权沉淀也不太多,也不是500万就能买下来的呀——你换家唱片公司跟葛福红谈收购试试!
然而话又说回来,林见鹿的下一份歌手约,又到底价值几何?
一张专辑卖1000多万张,那就是差不多8到10亿港币,也即一亿米刀以上的营业额了——他的歌手约一旦签进来,未来不求太多,发个三五张专辑好了,这就是多少的营业额?身在局中,哪怕只占10%的股份,利润有多少?
更不要提,周惠敏至今没有签公司,你说接下来她会签哪里?
梁泳琪跟千禧年代的合约马上就要到期,她又会签给谁?
这两位在过去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