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建设初期,物资和人手都得靠时间慢慢形成循环,必然要有所取舍,没法面面俱到。
因此,在产业方向上,大波镇从一开始就被程野干脆利落地定了调:
以渔业为主业,搭配廉价手工业,直接放弃了门槛高、耗资源的轻工业。
离开仓储区,在侯根宝的带领下,刘毕和牛福成了大波镇工业区迎来的第一批外来访客。
虽说水电站的供电线路还没接通,但第一间厂房已经布置妥当。
厂房门口立着块厚铁皮锻打的铭牌,边角打磨得光滑圆润,上面清晰地刻着五个大字:
【大波罐头厂】
刘毕停下脚步,指尖下意识抚过铭牌上凹凸的字迹,他认得出来这是程野的字迹。
这小子,还真是有模有样啊!
刘毕心下暗叹,随后才迈步走进厂房。
大门推开的刹那,一股带着淡淡脂香的润滑油味扑面而来,混合着金属的冷冽气息,格外清晰。
厂房里的产线有些眼熟,是从东平镇接手后改造过的。
这些设备没再去跟全自动产线争抢订单生产劣质工具,而是暂时搁置了相关产能,只待后续技术成熟,再以新式工具的形态重新投向市场。
除此之外,大波镇还根据罐头生产的需求,额外添置了不少新设备,让整条产线更具针对性。
目前厂房被清晰划分成东西两个区域。
东侧是原料存储区,成捆的冷轧薄钢板码放得整整齐齐,边角规整利落,一看就是工业区调拨来的优质大货。
西侧则是罐头制作区,一排排设备有序排列,泛着冷亮的金属光泽,每台机器上都贴着醒目的铭牌,方便人快速辨认用途。
裁切区紧挨着东侧原料区,两台液压剪板机和一台精密圆片裁断机并排靠在墙边。地面上用油漆清晰标着“罐身坯料”的字样,流程分工很明确:
裁断机会把整块钢材裁成规格统一的圆形坯料,剪板机则专门负责修整坯料边缘的毛刺,确保每块坯料厚度均匀,边角没有凸起的瑕疵。
成型好的坯料会送到隔壁的罐身一体成型区,四台拉伸成型机一字排开,机身配有不同尺寸的拉伸模具。
侯根宝在一旁介绍,等通了电,圆形坯料送入成型机后,先经初次拉伸压出半球状基底,再通过二次拉伸,直接成型为罐身与罐底连为一体的筒状结构,省去了后续拼接的麻烦。
罐盖加工区单独设在成型区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