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加入程龙小团体的人,刘毕并不否认自己的定位。
战斗与带队。
这是他最擅长的,也是大开拓时代,一名检查官最需要的特质。
只可惜,属于他的辉煌时代结束得太过仓促,仓促到他连转型的时间都没来得及争取。
随着各大庇护城毫无预兆地转入龟缩状态,不再向外拓展,他最引以为傲的两项能力瞬间进入了半废状态。
往后这些年,刘毕不是没动过转型的念头,可小团体里的成员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每个人都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似精明算计,他赶不上王康的父亲王成。
似大局观盘剥,他又赶不上后来加入团体的许星。
包括张观、赵凌川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各自攥着独当一面的本事。
就像别人没法复刻他带队冲锋时的果断与默契,他想追上那些人在专属领域的造诣,也无异于登天。
但这并不代表他在其他领域就一塌糊涂。
身为幸福城的检查官,建设拓荒、收容核查这些基础工作,他自问能稳居中上游水平,就算和其他庇护城的资深检查官比,也绝不落下风。
随着货车缓缓在镇口放慢速度,刘毕眯起眼睛,逐寸打量着大波镇的整体格局。
往返大波镇送货的货车司机,是最早接触这座新兴镇子的外来人。
刘毕这些天总爱趁司机们晚上吃饭时凑过去,问问所有人对大波镇的看法。
这一问就是半个月,他心里早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了大波镇的初步模样。
可此刻亲眼见到,心底还是忍不住掀起阵阵波澜,满是惊讶。
这规划,也太规整了!
和其他刚起步就乱成一锅粥的卫星城截然不同,大波镇虽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痕迹,却看不到半分杂乱无章。
相比较原初的格局,目前的大波镇做了整体的北移。
镇中心直接远离了原本的河岸边,挪到了距离河岸码头两公里外的地方。
这一下,原本局促的发展空间瞬间开阔起来,再也不用被旧时代残留的规划和基础束缚,足以铺展开更完善的功能分区和建设蓝图。
眼下,大波镇的路网已经全部规划修建完毕,路面虽还没铺沥青,但整体架构已然成型。
主干道宽达六米,设计成双向四车道,压路机碾过的纹路规整清晰,道路两侧各预留了一米宽的人行道,地下管网的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