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等大波镇的公共设施建起来,还能抵扣使用费用,以及医疗点建设成功后,治疗的费用也可以用积分抵扣。”
关于刺激消费这事儿,现代留下来的标准答案实在是太多了,就看他现在想用哪一种,哪一种更适合大波镇。
而且有一点很明确,刺激家庭,比刺激个人容易得多。
人攒钱,无非是为了抗风险、保证生活质量不会因为意外疯狂下滑。
可要是有个保底,让生活质量至少有个下限呢?
可要是周边的人生活质量都在飞速提高,自己手里的钱却在贬值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只要把那点往上奔的心思勾起来,消费循环一建立,大波镇就能快速进入良性节奏。
“那九折我们会不会亏啊?”王康迟疑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
幸福城给每个卫星城的物资价格都是统一的,不会因为谁需求大就打折,不然第一批12个卫星城早就占尽优势,后面的根本没法吸引流民。
所以程野搞九折,差价只能从大波镇的建设资金里补。
“亏?”
程野微微点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我们没办法建设生产这些物品的产线,把成本打下来,就一定会亏。”
“那”王康有些急了。
“别急,先跟着我的思路继续往下,有人亏就有人赚,我们亏了,谁赚了?”
“唔”王康顿时愣住,半天后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居民?”
“对,亏的是大波镇的资金,富的是大波镇的居民。”
程野点头。
幸福城都在烧钱贴补卫星城,用多年积累的资源推着建设走。
大波镇想安置流民、搞发展,哪能不烧钱给居民让利?
想要有消费,就得先烧钱刺激,刺激起来了,才有赚钱的可能。
要是连消费力都没有,拿什么谈发展?
“大波镇的居民富了,手里有东西了,建设自然就起来了。”
“人人日子过好了,才会对这儿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还怕没未来吗?”
王康琢磨着,忽然有些明白程野设计的这套模式精妙在哪里了。
一穷二白的流民家庭,啥都没有,脑子一热说跑路就跑路。
可要是他们在大波镇有了房子,有了稳定的活计,家里摆着攒钱买的桌椅、储物柜,还有一堆生活用品,再加上只能在大波镇用的积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