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按照建造者的想法,可长可短,可宽可窄,还留有各种水路、电路接口。
要不是幸福城冬天太冷,这真是最好的选择,能最快把人安置下来。
可眼下,12个卫星城没一个用这个的,宁愿让流民住帐篷,所以才需要晚间播报疯狂宣传,让人接受。
“程哥,我们用这个居住单元,会不会.”王康满眼担忧。
图示里的居住单元瞧着是整齐漂亮,蓝色的顶棚,白色的墙。
垫高一部分后,简直比缓冲区看着还要舒服,可背后的隐患实在让人不敢掉以轻心。
如果到了冬天,这些单元就是冰窖,或许还不如挖个坑睡帐篷舒服。
“这正是我计划的重点。”
程野并不意外王康的顾虑,反手又往柜台下一掏。
嘿,又是一卷海报。
六辆车拼起来的海报墙,四十五张施工图纸哪够?
除了整体规划,他连内部构造图都一并画全了。
比起第一卷大海报上对整个镇子描画时的粗犷,这些内部构造图要简单得多,画得也更精细。
王康连忙接过来,没地方贴,就蹲在地上一张张铺开。
因为一开始就打算安置家庭,程野在居住单元的设计上,一共安排了三种类型:
大通铺、家庭房、独立单间。
此刻铺开的图纸上,内部构造和标准都标得清清楚楚。
大通铺,所有选择大波镇的居民都能长期住,不收任何费用。
家庭房分大小两种,小的能容下四到六人,大的能塞下六到十人。
里面不光有上下铁架床,还留了块活动空间,能摆储物柜、桌椅之类的物件。
更关键的是,有单独的电路和水路,不出门就能打到水、用上电。
独立单间就更像样了,虽说只能住两人,空间却有四人房那么大。
“构造一个能快速循环的经济体系,重点不在怎么给居民发钱,而在于怎么把发出去的钱快速收回来。收得越快,发的时候顾虑就越少,反之亦然。”
程野边说边用手指点着图纸。
“那家庭房和独立房收费会很贵?”王康愣了愣。
流民们本就保守,尤其拖家带口的,抗风险意识强得很。
想用独立住所就让他们把钱全砸进来,听起来有点悬。
“民以住为先,住所的收费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贵或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