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回到了他熟悉的“战场”。
“大龙,看见没?就仓房檐底下那溜儿,雪扫得干净那块儿地儿!”
陈光阳吊着膀子,像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指点江山,“家雀精着呢,得找个背风、太阳晒得着、地上食儿好捡的地界儿!
那块儿,就那儿!咱把筐支那儿!”
大龙依言,小心翼翼地把那个边缘有点毛糙的旧柳条筐倒扣在陈光阳指定的位置。
小雀儿立刻上前,小手抓着一把金黄的谷壳子,均匀地撒在筐口边缘和筐底中心一小片地方。
二虎则负责技术核心……他按照陈光阳的指示,把那根削得溜光的细木棍斜斜地支起柳条筐的一边。
棍子下端稳稳地戳在冻硬的地面上,上端则顶在筐沿内侧。
最后,将大龙找来的细麻绳,一头牢牢系在木棍中间靠上的位置,另一头则被二虎紧紧攥在手里,一直延伸到五六步开外的柴火垛后面。
细麻绳绷得笔直,像一条蓄势待发的伏击线。
“记住喽!”陈光阳压低声音,蹲在柴火垛后面,脑袋上扣着那顶破了个洞的狗皮帽子。
只露出一双贼亮的眼睛,紧盯着柳条筐的方向。
“二虎子,你是‘总指挥’,绳头在你手里!千万憋住气儿,别毛毛躁躁!
等家雀儿放松警惕,进了筐底儿,埋头使劲儿叨食儿的时候
!看准了,就猛地一拽绳子!记住!要快!要准!要狠!跟爹打狼掏裆一个道理!”
二虎小脸绷得紧紧的,攥着绳头的小手都出汗了,用力点头,学着陈光阳的语气,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生死看淡,干就完了老铁!”
大龙和小雀儿也紧张地趴在柴火垛另一侧,大气不敢出。
六只眼睛死死盯着那个倒扣的“陷阱”。
风卷着雪沫子,在院子里打着旋儿。
仓房檐下,几只灰扑扑、冻得缩着脖子的麻雀,果然被谷壳子吸引了。
它们警惕地在附近蹦跶,小脑袋机警地转来转去,黑豆似的小眼睛扫视着四周。
一只胆大的花脖子麻雀率先跳了过来。
试探性地啄了两下筐边的谷壳,又迅速跳开,歪着脑袋观察。
“稳住…稳住…”
陈光阳用气声提醒,嘶哑的嗓音带着一种狩猎时特有的、令人信服的魔力。
或许是饥饿战胜了警惕,或许是觉得这背风朝阳的角落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