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根源,是昨儿个谢承宋隽两人与袁簇知会过消息后,仍不敢掉以轻心,特往宋府老东西宋爻住处,将下人挥退干净说了好一阵私话。
正为这个,宋隽昨夜没回父母别院居住,就宿在祖父宋爻院里,离袁簇甚远,没赶上今早襄城县主闯进去。
却不知宋爻是何计较,听罢原委并不似袁簇等人急切,只略作思索后比常日多了几分肃穆,道是“天象之理,老夫倒也略晓一二,如此说来,是于晋王不利,朝中....”
话说一半,更是转愁为笑,朗声道:“罢了罢了,你回去把你家那女子领来我问问,明日早些个来,整好,她欺我老眼昏花的账,还没与她算捏。”
“老眼昏花”一词,显是宋爻自嘲,谢承与宋隽皆是心如明镜,事指的是宋爻误将渟云的画认成安乐公后人所作。
此桩过往虽没闹开,但宋隽一直养在宋爻膝下,且不提那副“红丝悬砚折蟾桂”,单就宋爻还把前几年从陶姝处讨来的几幅当宝贝挂书房,宋隽闭眼不见睁眼见,实难忍受。
又恐留着终是个祸患,挑了个宋爻神清气爽的好时候,宋隽旁敲侧击拐弯抹角,想着凭祖父那九转肚肠定能听出挂着的画不妥,赶紧摘了。
未料得左一句右一句前后上下各一句唾沫都快绕干了,宋爻还如活吕望稳坐钓鱼台,全不追问画如何,只抄起墨碟叫宋隽赶紧滚远些。
既然为老的不尊,宋隽折扇一开,哗啦啦竹筒倒豆子漏了个底朝天,话音未落,即猴子样攀墙附璧三下五去二把几幅画摘了个干净。
临了还不忘嘲两句祖父附庸风雅一世才情,老马失蹄还在那抹不下脸佯装听不得好言劝。
这实实的是桩丑事,故而他嘲完就溜,宋爻也没敢高声喊。
吃喝玩乐数日后,宋隽方回过味,祖父宋爻哪是真爱那几幅画啊。
能让他特地挂到书房日日的东西,非传世珍品不能,现儿个渟云画的,没准堪堪有这笔力,那时候画的虽也奇绝,落在宋爻眼里,顶天是啧啧夸几句罢了。
说到底,是宋爻和安乐公二人同代同朝同修文,一个身为帝师,一个官拜翰林,相知相惜就差要相守,儿女亲家都议了,奈何人在朝堂不由己,阴差阳错没落得缘分。
总而安乐公人嘎嘣没了,身后名更是落的不干不净,连累陶家儿孙惶惶避天子,一个站出来挑大梁的都没有,最后冒头的居然是个续弦生的娇娇雀儿。
好么,那还能如何,所幸那画确有两把刷子,虽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