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连续组合的大弧度弯道里,从西北方向一直顺时针转了将近三百度最后指向正西。
也就是说赛车在这里会先后承受横风,大逆风,另一个方向的横风,最后在十三号弯的出弯阶段变成顺风。
在这期间赛车的抓地力和平衡性会出现一系列十分混乱且突兀的变化,整一套给油的动作必须在最大化赛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根据方向盘上传回的抓地力反馈随时进行调节。
如若不然,轻则彻底丢失这里的弯道节奏,严重一点像赛前暖胎过程中维斯塔潘和库比卡那样赛车原地失控都不是不可能的。
别说还要在弯道里变奏超车了,能正常把出弯的程序执行完毕都算是不得了的本事。
这哪怕是对于束龙来说也绝非易事,但好在他有【摩擦掌控】和【太极】这两大助力。
仗着自己现在更好的轮胎抓地性能,微松油门实现赛车重心的向前转移,凭借此时迎风获取的高度前端下压力,精准切入勒克莱尔留出的弯道内线。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方向动作,但在这短短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束龙在方向盘上回打调整的微动作就至少完成了十数次。
这里和一号二号三号的组合弯还不太一样,在那里赛车最后的弯速其实并不算快,而十一号到十三号弯则是速度非常快的高速弯赛段。
速度快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赛车输入的一切操作,所反馈到赛车动态上的表现都会格外敏感。
而作为车手,要么就确保自己的动作像是程序一样绝对的精准,要么就只能要求自己比赛车还要敏感!
束龙不是机器人,但他有足够敏锐的感知,以及完全足够他及时作出应对的反应速度。
反过来被压在外线的勒克莱尔满头冒汗,看着束龙在弯中似漂非漂的动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旁边这个疯子的心态,那肉眼可见在剧烈晃动的前轮就会突然滑过来肘自己一下。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已经油门焊死誓要跟束龙死杠到底的勒克莱尔,突然发现身旁的小红牛猛地一个提速,非常不合理地率先冲进直道的加速路段。
老四可能大脑已经短暂停摆,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前车打开DRS,就这样在他的目送下扬长而去。
“啊——!Nooooo!他过去了!我的轮胎还没有到工作温度!”
“好的我们看见了,维特尔正在进站,尽可能贴住他的尾流,我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