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个完美的节点,迅速果断地将刀夹出来,随后放上钢板,伸出手来:“锤子给我。”
下一刻,接锤便开始敲打。
李悠南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锤子不仅是工具,更是金属探测器,在敲击的时候,锤柄传递上来的震动频率让他能够感受到刀身内部的裂纹走向。
他开始以螺旋式点断,从缺口边缘向中心推进,借助钢板的弹性反弹,让不锈钢的劲力逆向生长。
每一下的敲击都精准地让原本断裂的金属流线重新交织,最终缺口处的晶粒密度比原刀更高。
这种体验十分奇妙,李悠南甚至可以通过锤击的回声判断刃线是否笔直。
当回声逐渐变得均匀,最终一点偏移都没有,李悠南便知道成了,他微微舒了口气。
旁边的连峰连忙问道:“已经好了吗?下一步是不是该淬火了?”
李悠南淡淡地看了对方一眼,却没有立刻进行淬火。
说实话,锻刀大赛的那些高手往往都会使用淬火油来进行淬火,实在不济用机油也是可以的。
水淬并不好把控。
所以接下来的这一步是整个过程当中难度最高的一步。
李悠南并没有直接进行淬火,而是将刀身放在钢板上进行余热传导,随后用手背放在刀身上数厘米的位置,微微闭上眼睛,耐心地等待着辐射出来的热量到达一个临界点。
忽然,他眼睛睁开,用钳子夹着刀,将刃口浸入水中,水蒸气沸腾,此时刀身主体仍然暴露在空气中,随后用火钳快速转动刀身,让水流在刀刃口形成漩涡冷却带。
这一步,在场的几个年轻人自然是看不懂的,但是如果有一个顶尖的锻刀大师,就能看出门道了。
这一步可以让刃口形成极细的马氏体组织,也就是淬火要达到的效果,但同时又不会让刀身立刻降温,这样一来,刀身的韧性也会得到极大的延展。
要得到刀刃坚硬而刀身坚韧的效果,有很多种方式,中国的折迭锻刀法、覆土煅烧法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而直接以这种方式来锻造……极为夸张了。
因为毕竟这只是对一把成品刀的修复,所以并没有用到前面的锻造塑形工序,消耗的时间便不算多。
完成淬火以后,还需要最后一步,那就是精修。
李悠南问:“有没有磨刀石?”
磨刀石是必备的东西,毕竟就算是锻造修复这把刀,也应该会带一块磨刀石。
听到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