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锻刀,毕竟对于一个正常的男性来说,锻刀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趣了。
“兄弟们,连峰的刀坏了,我们正在进行维修,有没有懂锻刀的小伙伴说一说我们的步骤正不正确啊?”
那个被称呼为连峰的胡须年轻人没好气地说:“别吵了,别打扰到人家了。”
此时连峰已经看出来了,李悠南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他有些好奇地看了看李悠南的脸,总觉得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具体是哪里了。
而此时李悠南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一种很奇妙的状态中,为了让刀子的温度均匀,他不断地调整着受热的位置。
更绝的是,他还不断地通过火钳的轻微晃动,利用炭火的气流波动,在刀身内部制造微温度差梯度,这样可以为后续锻打预留应力引导通道,而这是现代工业设备都无法模拟的人火共生的掌控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锻刀师来说,贸然地对钢材进行加热,大概率会削弱钢材本身的强度。
但是对于李悠南这种层次的锻刀传奇来说,反而有一定的概率激活工业钢材的潜在性能。
这是因为,工业钢材的核心优势不是性能,而是基础均匀性。
现代工业通过真空冶炼,连铸连轧,能让高强度不锈钢的成分晶粒尺寸达到极高均匀度,这是手工无法复制的先天基础,但是工业锻造是标准化量产,锻打节奏、冷却曲线是固定的,未必能完全适配单块钢材的个体差异。
现代工业锻刀能依靠工业的力量,用上许多离谱的材料,比如各种合金。
但仅仅在钢材这一块上而言,相比于李悠南这样的顶尖大师,却丢失了分级冷却的精准调控能力的。
这也是人唯一可以在锻刀上和现代工业掰腕子的点。
比如很火爆的《锻刀大赛》节目,就有一位选手让原本硬度为 HRC60的钢材,在硬度提升到 HRC62的同时,还将韧性提升了 20%。
而李悠南只会做的更好。
此时,考验李悠南手法水平的是现场的工具,实在是一言难尽。
太简陋了。
烧烤炉虽然有着散热快的劣势,但是李悠南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让这种劣势转化成优势,那就是利用空气的自然冷却,将非修复的部位露出炉外,形成局部加热、局部保温的效果。
如此分段预热,可以极大地减少不锈钢的热应力。
李悠南在某个临界点感受到了,温度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