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得差不多了,李悠南邀请他们两人在房车的卡座上坐下,随后,便捷的桌面水管升起来,接水烧开,给嘉措和泽仁尼美泡了果茶。
嘉措望着窗外的湖景,有些感慨地说:“兄弟,我见过太多你们汉族地方来的那些旅游的人了。那些人,我觉得啊,他们就是这个地方有问题。”一边说着,嘉措一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李悠南愣了一下,没有回应这句话。
他大概能理解嘉措这话的意思,就比如之前他们遇到的那个徒步旅行的人。
有一些人真的只是单纯想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不追求路途上的生活体验,更在意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见到了就是满足。
而这样的行为,在常人眼中,是有些难以理解的,就比如嘉措,他觉得那种没苦硬吃的生活,就是脑袋有毛病。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李悠南自然也不会去试图改变嘉措的观念,就好像那些艰苦旅行的人,也不需要别人来纠正他们的观念。
“当然了,我不会说他们脑壳有病,那个不礼貌嘛。”
“但是,就比如前几天,我在山上去,遇到两个走路过来的那种人,一看到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山坡上面,连滚带爬的跑下来,说我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他们在山里面迷路了,差点死到山里面了,我把他们两个带到公路上去,给我千恩万谢的哦……嚯嚯,我觉得这些人真有意思。”
随后嘉措又说:“你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旅行!”
接着他摸了摸旁边女儿的脑袋,“以后你长大了也好好读书,将来到大学里面去,赚钱也买这样的房车,就去他们那边旅游好不好?”
泽仁尼美甜甜地说:“好。”
嘉措来这儿还有一个目的——他是村里的村干部,要负责巡查然乌湖畔有没有人乱丢垃圾。
这些年然乌湖越来越火,起初村民们都热情欢迎游客,可有些游客素质太低,经常乱扔垃圾,导致沿路不少露营营地都被封了。
这个地方一般人不好找,李悠南能开过来不容易,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虽然之前和李悠南聊得愉快,但嘉措还是得确认一件事:房车排污是大问题,他们绝不允许房车上的污物进然乌湖。
看到李悠南车里用的是高级打包马桶,嘉措才彻底放了心。
李悠南向嘉措保证,每天产生的垃圾都会用摩托车运到村口的垃圾站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