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余后,山北道凤鸣州秦国公府外
才突破得金丹中期的康大掌门此时卸了戎装、身着侯爵朝服,在一众观礼贵宾之中,只排在数位真人之后。
这时候他面上自也不是厮杀苦战时候的凶戾表情,而是转作一副平和之色。
待得悠扬钟声再次在场中荡起,便就与一旁的费南応一道变做肃色,作揖拜下:
“恭迎天使。”
“上曰免礼!”
康大宝曾见得过的魏大监披着一层暖阳光晕,在苏尘这个小宦官的搀扶下缓缓落在秦国公府再花大力气打造的迎驾御台之上。
他那双细眼里头似藏刀锋,甫一从台下人群扫过,一颗颗人头即就次第埋了下去。
康大掌门从来不好在此时候出威风,瞥过身后蒋青一眼、确认了能得放心过后,便忙跟着伯岳费南応又是大礼拜下。
魏大监未理会台下众修是何心思,只将目光落在并坐一路的匡琉亭与白参弘二人身上徘徊一阵,这才持明黄诏书,缓步立于临时衙署丹陛之侧。
但见他袍袖轻拂阶前狼首,狼首喙衔的灵珠遂就泛起淡光。
魏大监摘来灵光轻抚手中诏书,将上头封签解开过后方才开口。
这大卫仙朝的中官之首,隐有“内相”之誉的大人物甫一开腔,即就是声如洪钟、堂皇大气,却与众修印象中的宦者截然不同。
但听魏大监先宣“门下”二字,好叫阶下诸人皆屏息聆听,再展诏诵读。
诏书是言:
“门下:大卫仙朝抚有四海,承太祖之基以统六合;西南疆土绵亘千里,历百战之艰以固九边。
摘星楼自先朝立,历三朝而守三道之墟,阻妖氛于寒鸦山结界之外,边民尝立祠感其德;近岁因歧虑暂离王化,然其众未扰乡邻,其主未忘臣节。
今白参弘审时知变,首倡罢兵,遣使赍表输诚,陈说‘愿弃干戈归天朝,共护西南安黎元’之愿,朕览表动容,嘉其识时务、存忠忱,特颁此诏,以安其众,以慰其心。
白参弘久掌楼事,熟谙边情,昔执摘星之柄,能御妖氛于边徼;今承归命之诚,当输忠悃于宸阶。
朕特授其吉国公、北衙枢密院副使,秩正二品上,隶枢密院辖下。
赐紫袍金带、金鱼符,食邑三州,赏京畿道四阶灵山一座。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庶几荣其阶位,保其体面,无负顺义之诚。
摘星楼弟子百二十人,皆习灵术、粗谙典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