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的田骥话语一顿,目光投向门口,见到赵凌,立刻停下讲解,率先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学室内顿时响起一片杂乱却恭敬的问候声:“拜见陛下!”
杨稷也连忙起身,随着众人一同行礼,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赵凌面色平和,微微颔首,抬手虚扶:“田先生不必多礼,诸位学子请坐。朕只是随意走走看看,田先生请继续授课,莫要因朕而中断。”
田骥闻言,这才直起身,稳了稳心神,继续刚才的讲解。
他详细阐述了不同地形下河坝的选址、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如何与原有的灌溉渠系相结合,达到防洪、抗旱、防蝗、利航的多重目的。
他所讲的许多原理,诸如利用水位调控破坏蝗虫生殖环境等,本是后世经过两千多年无数农学家、水利专家反复实践才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赵凌这个穿越者,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这些经过历史检验的理论,直接搬运并传授给了这个时代的农家。
经过近半年的实践验证,在那些已按照新法修建或改造了水利设施的郡县,今年的蝗灾发生率确实显著下降,成效斐然。
赵凌静立一旁,耐心等待田骥将这一章节的内容完整讲完,并对学子们的疑问进行解答后,这才缓步走入学术室中央。田骥恭敬地退至一侧,将主讲的位置让予皇帝。
赵凌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神情各异的面孔,沉稳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学室的每个角落:
“诸位学子。”他声音平和,“自古以来,农为国之根本,社稷之基石。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此乃亘古不变之理。”
他略微停顿,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看透许多人心底的想法:“朕知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出身名门望族,锦衣玉食。或许,因为选择了被视为‘末技’的农家之学,你们曾遭受家族中人异样的目光,甚至冷嘲热讽。”
皇帝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
这学室之中,确实有不少是被家族选出来的权贵公子。
他们在家族中或是不受重视的庶子,或是才具平庸、不被看好的嫡系旁支。
家族让他们来此,无非是一种投机:若皇帝大力扶持农家,真能从中谋得官身爵位,家族自然跟着沾光。
若农家终究难登大雅之堂,牺牲一两个无关紧要的子弟,对家族而言也无甚损失。
对于这一点,赵凌心知肚明,却也无意去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